近两个月来,京城内外刮起阵阵“京剧旋风”。京剧人携带着一批优秀剧目走进北京、天津的16所高校。随着京剧的一次次闪亮登场,京剧与高校学子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青年学子的好奇和喜爱,让戏剧人兴奋不已。京剧还有多少观众?京剧如何走近观众、培养观众?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大众”变“小众”,有观众就要坚守
此次京剧进校园活动,4月开始,6月结束。50多天时间,10多个剧目,23场演出,12场讲座,观众近3万人。每场演出,都可以用反响热烈、场面火爆来描述。
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演出时,400个座位开场前20分钟已坐满;后来过道里也坐满了人。
在中国政法大学演出时,演员们每个精彩的动作都会引起长时间的掌声。一位演员激动地说,我们在台上都不敢做动作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喜欢京剧。
在天津大学演出结束时,观众很长时间不散,围着后台看演员,要演员签名。
京剧曾经在中国剧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由于文化选择多样等诸多原因,京剧风光不再,但京剧的潜在观众不少且始终有一大批铁杆追随者。京剧进校园,学子们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是印证;不久前CCTV空中剧院江苏行,观众对演员的“追星捧月”是印证;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的京剧票友大赛,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儿童,依次登台,一展身手,更是明证。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凝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民族艺术的杰出代表,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一位业内人士说,京剧有一定群众基础,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观众。
但京剧景况不尽如人意,观众流失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十多年来,京剧与观众之间缺少一份心灵互动的沟通,缺少一份熟悉和了解。一位戏剧界人士说,不是观众不喜欢京剧,而是京剧脱离观众没拿出像样的东西吸引观众。历史上我们有那么多的剧目久演不衰,可是现在,京剧有多少剧目能让观众喜闻乐见,过目不忘?
此次京剧走进校园,可谓是拉近京剧与观众距离的尝试。有戏剧理论家分析说,京剧观众是不如以前多了,京剧从大众艺术变成了小众艺术,但只要有观众,哪怕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观众,都是好的,就值得京剧人坚守。
既要好戏好角,也要倾力运作
我们时常感慨京剧观众变少,可有时一些演出又让人感叹其十分火热。京剧是看角儿的艺术,名角的演出自有其独特迷人之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说,当年梅尚程荀等大家的演出,竞观者众,因为他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唱念做舞流露出的皆是“美”,值得观赏,回味无穷。
近几年蜚声艺坛的京剧《贞观盛事》、《华子良》、《骆驼祥子》等剧目也让人称赞不已,为什么?因为这些戏好看耐看。一些传统经典剧目《杨门女将》、《锁麟囊》等长留舞台,久演不衰,也是因为这些剧目经得起琢磨,因为其美不胜收、韵味醇厚。京剧要走近观众,前提是要有好戏好角,尤其是剧本好、加上演员好,两好合一好,唱念做打、编导舞美皆风流,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一位戏剧理论家如是说。
此番京剧进校园,北京的京剧院团派出的演员阵容整齐。仅中国京剧院就有于魁智、张建国、邓敏、陈淑芳、耿巧云、袁慧琴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黄炳强、张连祥、李文林、吕昆山、魏积军等一批国家一级演员。演出的剧目既有新创作的《图兰朵公主》、《梅兰芳》,也有优秀传统剧目《赵氏孤儿》、《将相和》、《失空斩》、《锁麟囊》等。舞台上星光闪烁,满堂生辉,京剧向青年学子显示出其固有的魅力,难怪吸引了众多观众。
更重要的是,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京剧走近观众,扩大阵地,必须改变观念,学会运作,全方位出击———把戏送出去,也可以将观众请进来。此次率团走进高校的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说,以前说大学生不喜欢京剧,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京剧,感受它的魅力。这次活动,等于在观众和京剧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这是京剧走向未来的尝试。
光大民族艺术,需要全社会呵护
面对京剧观众日益减少的现状,有识之士认为,越是这样越是要培养观众。拿出好东西传给后世,对得起后人,推出好戏,培养出好角,让京剧大放异彩,这是京剧人始终如一的追求。这一古老的艺术面临着改革发展。
但京剧除了自身变革,还需要全社会的呵护与关注。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说,京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媒体和企业的热情关注与支持,世界歌王来北京演唱,几万人观看。他的演唱既没有动作,也没有塑造形象,节奏不快,更没有几人能听懂。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听?是文化公司和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包装的结果,许多人要附庸“洋”风雅。其实民族艺术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关心。
京剧走进校园活动,虽然已经落幕,但至少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些思考:京剧原来可以有多种渠道离观众近一些;可以推出更多的名角名剧来争取观众、培养观众;京剧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呵护,那样京剧将会拥有更多的黑发观众。
悠扬的京胡声咿呀流淌了200年,一代又一代观众在民族艺术的氛围里散了又聚。正如有人所说,京剧正面临一道坎,迈过观众和市场这道坎,京剧艺术会有一片晴朗的天。泱泱中华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京剧应有婀娜多姿、满园芬芳的那一天。但愿这一天不会很远。
(《人民日报》 2004年07月16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