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悖离京剧精神的新编剧目不断出现?除了种种非艺术层面的原因外,我认为有一个对京剧艺术表演理解的误区,那就是:过于注重对人物的塑造,而忽视了流派的特点。
这里所指流派,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是指演员的程式表演风格和特征。我们知道,任何戏剧表演都是为了塑造人物,运用表演技巧把剧中人物展现得活灵活现。但,中国京剧所特有的表演形式决定了,京剧表演包含两个而不是唯一的一个目标:一是塑造人物;二是展示流派。因为京剧表演具有高度成熟的形式美,有可供独立欣赏的外化的、写意的、抽象的程式。换句话说,人们看一出京剧,一半在看剧情和人物,另一半在看演员的流派功力(唱腔、念白、身段等)。西方戏剧的表演技巧是完全服务于人物的,演员表演的精彩和醇熟的唯一效果(或言目的)就是让人物鲜活起来。而京剧不同,它的表演有独立存在的空间,类似的化妆和服饰(如《武家坡》、《汾河湾》、《桑园会》里的女主角)、相近而固定的板式和唱腔。除了塑造人物以外,必须在形式美的高度概括和求同中来存异,这个异就是演员的流派功力和风格特征。这是梅兰芳表演体系有别于它的重点之一:表演技巧不是完全服务于人物的,它有自身的魅力和欣赏价值。至少,塑造人物和展示流派是京剧表演不能缺少的同等地位的两个目的,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传统京剧的化妆,并不是求人物的个性而是求行当的共性的。几乎所有的老生、小生、青衣、花旦,相同行当的面部化妆都很相近,不管剧中人物如何,所上的油彩脂粉都是一样。为什么?
传统京剧的服饰,以明代官服为基础改装的袍带代表汉族,以清代改装的代表番邦,而再无更细的时代划分了。就是具体到某个人物,这个人物的穿戴在另一个剧目的人物身上照样可以部分使用。一件青衫、一套红袍、一组靠旗。可以在同行当同身份而不同时代的人物中交替使用,这在西方戏剧中是很少见的。为什么?
传统京剧的道具,所谓“一桌一椅”的组合可表示多种环境和物件,难道当年的慈禧没有能力和财力在台上搭“桥”建“瓦”,做真景实物?难道当年的“富连成”没有能力和财力在台上搭“桥”建“瓦”,做真景实物?他们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保证演员流派表演的最大发挥。一切服、道、化都为之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只求有画龙点睛之效。这就佐证了京剧程式表演的独立性和艺术性。
我们去看一出《空城计》或看一出《坐宫》,一方面是了解剧情看故事,另一方面就是看表演听唱念,看演员的流派功力。例如,现在有的导演删掉人物出场的“起霸”,认为那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孰不知那正是展示演员表演功力的看点。没有好的唱腔,没有流派,没有程式表演,即使台上人物再鲜活,也不是一出好的京剧,因为它不具备京剧精神,不符合京剧的欣赏习惯。
那些被苏联表演教科书教育的导演们,那些满脑子西方戏剧理论的导演们,那些演员工具论或导演中心论的专家们。他们眼里最碍事的就是传统京剧中类似的服、化、道;就是那些相近的板式唱腔;就是那些束缚人物表现的流派。因此,他们编改的京剧,没有程式动作,没有传统念白,甚至但化行当和流派(传统戏中,我们很难想象杨派老生会摇头晃脑像丑角一样的塑造刘墉;而裘派花脸会不勾脸谱不挂髯口也像丑角一样嘻皮笑脸的塑造和绅)。
西学东渐,不是偶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戏剧家就在鼓吹京剧灭亡论,就在试图用西方戏剧表演逻辑和理念改造京剧艺术,就希望“京剧西化”。很多名家也做过这样的交流,梅兰芳就是一例。他访日、访美,新编了一些大布景大制作的戏,但成效甚微,经反复探索和研究,他的结论是:移步不换形。程砚秋如是,在他旅欧归来的报告中,人们发现他是推崇导演中心制的,但他的艺术晚期又对此表示了怀疑和修正。这些都是大师之所为大师的不同凡响吧。再说李少春,没人会否定李少春的艺术成就和表演功力,但为何李少春能否成派却悬而不决呢?一是他的表演风格是否成熟完善尚有争论,二是他艺术理念的取向不为大多数人认可。他正是“一切以塑造人物为目点”的坚定信徒和实践者,在演出《满江红》后,他说“我这岳飞不是余派、也不是杨派、马派、麒派,而是岳派”。他在晚年力求淡化流派、取消上口字,将唱腔通俗化歌咏化。忽视京剧表演的本体,导致对京剧精神的悖离,也使其艺逐渐杂而不纯,表演个性被淹没在所塑造的人物之中。一个艺术全才却未成为一代艺术大师,令人厄腕。
如今舞台,活跃的原有流派越来越少了,新的流派更无从谈起。有特点的演员不少,但谈不上风格。一直说“塑造人物”,可已故去的反倒有“活曹操”、“活孔明”。在新编的戏里会出“活于成龙”、“活刘罗锅”吗?不按京剧的艺术规律创作,就不会有真正的优秀剧目,也就无可能立住京剧人物。
我们要“塑造人物”,但要塑造“京、剧、人、物”!没有这个前提,京剧表演形式手段只会成为“塑造人物”的障碍。
京剧不能复古,不能总是老腔老调。流派也要发展,也要有所创新。但一切都要坚守一个原则:按京剧的艺术规律办。继承要全面要扎实,创新要“移步不换形”。人物是通过京剧特有的表演技巧塑造的,是通过流派来诠释。京剧特有的表演技巧越精湛、流派的风格越突出,剧中的人物就越鲜活越有力。京剧才成其为京剧,而不是带皮簧唱段的话剧或歌舞剧。
不懂戏的观众,往往不理解,为啥《春闺梦》、《金玉奴》里的小媳妇会由六七十的老人来演,于是便高呼难看。而懂戏的观众却在为赵荣琛、童芷苓的表演叫好。我们是很难想象在西方戏剧中会让老头表演小姑娘的,那能塑造人物吗?可京剧不但可以,而且还可能塑造得很好、很精彩。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京剧表演具有高度成熟的形式美,有可供独立欣赏的外化的、写意的、抽象的程式。所以我们不会因为新婚的张氏有一脸皱纹而觉得戏中人物形象遭到根本的破坏,但换到西方戏剧中,则是无法忍受的。
不是有锣鼓场面、有皮簧唱段的就叫京剧。若如此,我们只能留住京剧的皮毛而丢却了京剧的“艺术之魂”。

本贴由裘迷于2005年6月20日10:58:52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