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于魁智”,这是几个大学生创办的网站。
“向来痴, 从此醉,于音袅袅,细品其中味”。看了于魁智的戏,迷上了于魁智,于是有了这个“美哉,于魁智”网站。
于魁智是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有全国第一票房老生之美誉。他宗“余”“杨”,又学李少春,形成自己的风格。舞台上,于魁智用他好听的嗓音,精致的唱腔和扎实的功底征服了老戏迷,许多青年观众看了于魁智的戏,从此也爱上了京剧。
日前,于魁智来沪演出他的新戏《袁崇焕》,记者和他有了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到一个戏里戏外的于魁智……

年轻人为于魁智办网站

有个叫“美哉,于魁智”的网站,聚集了大量人气,从“于踪于行”到“于容于影”,从“于音于韵”到“于情于理”,讨论得好不热闹。仔细一打听,方知这个网站竟是几个大学生创办的。
原来有这么多年轻人也迷恋京剧!
于魁智正为古老的京剧培养着年轻的观众群,让我们看到了京剧的希望。“中国京剧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这一称呼决不仅仅归于舞台上他的唱、念、做、打,里面还藏着很多“戏外功夫”。
在网友的帖子中,称于魁智为“于老板”。这是梨园界对名角的尊称,因为挂头牌的名角就是票房的保证。当然,于魁智现在还是中国京剧院二团的团长,“于老板”的称谓更多了份亲切。
“于老板”的麾下可谓人才济济。且不说他与李胜素这对黄金搭档,二团还有江其虎、李海燕、管波3块响当当的招牌,崛起的新秀张威、李磊、黄桦……也是个个后生可畏。
当然,作为团长,于魁智的眼光决不止于此。那双英气十足的眼睛时刻盯着各地的“名角”:大连花脸全才杨赤、战友京剧团融裘派、金派风范于一身的杨燕毅、上京奚啸伯之孙奚中路,都被其纳为长期特邀演员。回想当年,李胜素就是被他从山西京剧院“挖”来的。接下来会“挖”谁?他笑眯眯地答道:“无可奉告”。

团长带兵也要人性化

论年纪,于魁智算不上老资格。在这样一个精英团队中他何以管理群雄呢?于魁智快人快语:“带兵要将心比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投资。”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化管理。
“还不能说很成功,我只是在这些方面努力地去做。现在大家都面临生存的问题,我现在就很能体会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老人身体不好,自己的工作、艺术马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很愿意用心去揣摩下面演员的想法和愿望,因为我很理解他们,我也是从那种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我特别希望青年演员在艺术上不断进步,生活也得到改善,思想上要少走弯路。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于魁智当团长时间并不长,算到现在也只有两年时间。他自称,这每一天他都走得小心翼翼,走在团长和演员这两个角色的平衡木上。他不敢大意,也不敢马虎,因为大意就会失去荆州,马虎就会铸成大错。长期以来,演员因从“政”或涉“政”而跌跤的前车之鉴,实在太多了。
于魁智说,当团长他不是没有顾虑,这对他搞艺术势必会有影响。如何加以协调呢?他的回答颇有哲理:“我没认为自己是团长,我只是团里的一个带头人。就是不当团长,在这个团里我也有责任,让跟我一起合作的伙伴们艺术有提高,生活有质量。”
于是,他把团长和演员的身份合二为一,小心翼翼换来了二团的稳健发展。《响马传》《野猪林》票房可观,《弹剑记》《兵圣孙武》《满江红》又受欢迎。最近,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团里13个青年要参加,他又忙活开了,因为他深知这个比赛对年轻人的意义。

既要继承也要创新

这两年,于魁智频繁奔波于各省市,不仅年年出现在春节京剧晚会上,还拍摄了戏曲电视剧《将相和》,推出了自己的个人老生唱腔专辑,接连排演了广受好评的《梅兰芳》《袁崇焕》,马不停蹄的他却招来了“太张扬”的微词。
对此,于魁智并不在乎:“现在,是我一名老生演员的黄金年龄。黄金岁月稍纵即逝,我想在自己声音最好、状态最好的时候尽可能多地表演,把自己最好的艺术表现呈现在尽可能多的观众面前。当然,这就要兼顾好继承传统和创排新戏这一对棘手的矛盾,还要处理好交响、民乐、京歌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尝试。”
创新就会有风险,当然不及演老戏驾轻就熟,省时省事。但这是为了京剧的普及,为了培养新的观众,为了让更多青年人走进剧场。为此,于魁智孜孜不倦地编排新戏,探索唱腔,开拓市场,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在《梅兰芳》中,剧组使用了声、光、色、乐等各种舞台手段来调动青年观众的审美愉悦。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观看京剧演出,戏剧的魅力使他们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袁崇焕》中英雄无悔的高风亮节更是撼人心魄,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于魁智说,为了新专辑的发行,他在全国各地走了一大圈进行签售。他在意的是,用这种亲历亲为让更多的人关注京剧。他的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喜欢听流行歌曲,还喜欢看经过精心包装的现代京剧,他们每年在北京高校的演出效果都非常好。

誉满英伦三岛

刚刚从英伦三岛归来的于魁智,谈起5月份的海外演出眉飞色舞。在伦敦,1500个座位的赛德勒维尔剧院座无虚席。金发碧眼的英国观众如醉如痴,他们的眼神说明他们看懂了,感动了,真心在为中国的古老传统艺术叫好。在曼彻斯特、爱丁堡和索尔兹伯里,他们在4座城市演出了13场。当地媒体破天荒地为《野猪林》等剧给出了“五星”的最高评价。于魁智把这称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于魁智和他的同行们一次次赴台湾、香港和澳门,他们的足迹还遍及亚洲、欧洲及美洲。其中,1996年6月,他率组赴美国夏威夷为张学良将军祝寿,传为一时美谈。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2004年1月,于魁智、李胜素首开历史先河,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华夏的皮黄之声。于魁智由衷希望我们的国粹京剧能够向莎剧看齐,像莎剧一样走向世界。

一家三口都属“牛”

谈起家庭,于魁智的幸福溢满脸上。妻子梁以薇,从小生活在香港,长大赴加拿大学习市场营销专业。1990年,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文化部组织他们到香港演出。那两天,梁以薇正巧回港探亲,知道有演出,赶紧买票观看。一看之下,就被于魁智的表演所打动,买了一大束百合花来到后台。就这样,一场戏,一束百合,让两个远隔万里的人相识相知相爱。直到现在,他们的家门上还镶嵌着百合的图案,以纪念那场美丽的初识。
一家三口,居然都属牛。儿子于泳武今年8岁了,小名就叫“牛牛”。“三头牛”相濡以沫、情深弥笃。妻子是位贤内助,为了丈夫,她从一个风风火火的事业女性转型为一位贤妻良母。为于魁智添置行头,建立个人艺术档案。于魁智出专辑,她负责包装、宣传、营销,真正做到了“夫唱妇随”。于魁智经常外出,她在家把儿子照顾得好好的。有几年过春节,他们只能在电视上见面。有时,于魁智只能利用演出间隙,在火车站同妻儿见个面。孩子周岁生日,一家人居然只能吃顿快餐。学戏太累,所以于魁智并不想刻意叫儿子继承父业。对于儿子的期望,很简单,顺其自然把书念好就行。

于魁智档案

于魁智,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出生在沈阳,10岁学戏,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2001年毕业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曾荣获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代表剧目有《打金砖》《将相和》《乌盆记》《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大·叹·二》等。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