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兰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1957年那场政治运动中惹祸遭难,而且非得每场演出照常进行又不挂名字,连谢幕资格也被取消,观众习惯了的四大头牌便剩下“李袁杜”仨主演。这不欺负人吗,可激怒了京城戏迷们,其中领头者乃出身大宅门某公子,出于打抱不平,定下主意要集体表示一下对叶先生的爱抚呵护,那日专门包下四大头牌齐上戏码(叶又是打头里出场)的前几排票,待等心中偶像上台,喝彩鼓掌加倍送去,先生明显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禁一时惊呆。最富有戏剧性的是拉上幕后,此群观众鱼贯退出,扬长而去,后面3名角不看也罢,前几排座顿时一片空荡,全场观众这才明白这帮爷们用意,发出会心的笑声。
人言“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岂非倒了个来?刘少奇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此例为明证,演员是好是歹,结论好在是观众给的。不正常的人为的极左政治运动,又如何能颠倒改变社会舆论的公正?当然,亦说明叶派小生艺术魅力不同凡响,“叶迷”并不比今天当红歌、影星的追星族少。现在才知道当年导演剧场“拥叶”事件,乃脍炙人口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郭宝昌导演,难怪他作品中始终透出浓浓的京剧味来。
笔者对于小生属门外汉,后来看戏多了,渐渐了解小生行当由于其特殊性,出人才比较难。象叶公子少兰先生作为将门之后,继承流派衣钵已很全面,老戏迷迄今仍是多有不满足之处。而且上海鲜见有本地小生能擅演《群英会》诸重头戏,印象中有时还不得已借来昆曲名小生蔡正仁救场。近日少兰偕同李长春老师专程来沪,传授一出叶老先生与裘盛戎先生1959年合作精品《壮别》并收徒金喜全,可谓喜事成双也。昨晚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直播小生新秀金喜全主演周瑜的《群英会》,老观众皆熟悉《群》,一向带演《借东风·华容道》,但带《壮别》的却是头一回见到,一般是在新编戏《赤壁之战》中一折。上海京剧院尚长荣、陈少云、范咏亮、萧润年、安平等名角倾力出动,配演曹操、鲁肃、诸葛亮、蒋干、黄盖,小伙子金喜全幸运机遇真难得,当理解主办者所有安排背后,期许提掖后进的一番良苦用心。细观他临场发挥表现确实也够卖力,当然角色的气势心理把握,嗓音的宽度虎劲,还是有待提高,可能如同烹调艺术一样,很多东西要靠时间历练、经验积累,方可拿捏到不瘟不火的尺寸。好在叶老前辈唯一留下《群英会》影片资料,尚能供后辈传人反复咀嚼揣摩作楷模。有的弟子仅露了一下,再不见新的突破进步,光埋怨单位领导不给自己机会,就不是正确态度。
前不久一连翻出叶先生与杜近芳等老师合作《白蛇传》、《玉簪记》、《柳荫记》、《桃花扇》、《蝴蝶杯》、《西厢记》系列成功剧目音像光碟,细品其味,美不胜收,如饮琼浆,废寝忘食。联想到老一代艺术家留下丰厚遗产,放在今天京剧界中青年专业人士面前,实在是无价之宝,终身受用不尽。幸少兰老师正值盛年,他那无私悉心传授新人的心愿,从剧场休息主持人即时采访中完全能够感觉到。包括金喜全等作为第3代传人,今后应该学习继承的内容课程,迎头赶上都还来不及,可要珍惜这大好光阴!
另外想到一条,青年演员成长,离不开舞台整体水平、氛围基础等客观条件。名家上阵互动、众星托月办法,从来为梨园行优良传统。陈云同志曾寄语评弹界,要“出人出书走正路”,振兴京剧同样道理。窃以为,金喜全目前所受待遇,应该普及落实到每一位可造之才身上。拿出前辈们“一棵菜”出人出戏精神,正是集体走正路的体现,什么走方郎中邪门歪道,咱京剧圈何时有空隙让其插进来?
2006年6月25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