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于魁智的艺术方向
我听于魁智的戏是从1993年前后开始的,那时他已经红了不短的时间了。特别是中国唱片社上海分公司在1992年推出了他的演唱专集后,于魁智声名大震。我觉得那张专集编辑的很成功:选入的唱段全部是脍炙人口的、朗朗上口的,板式也很齐全。我当时觉得真是一条好嗓子,而且有滋味,不是很白。但是因为没有收入什么念白,所以没有从更全面的视角来观摩于魁智。随着于魁智在中国京剧院的地位日益提高,广大戏迷对于越来越关注了。
听老生戏最关键的一条是听音品味:没有味道的演唱只能是一杯白开水而已。于魁智无疑是始终注意这一点的。他的《四郎探母》我常听的就是坐宫一折。前面的“杨延辉坐宫院”一段唱非常耐听:高亢中夹杂些伤感,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强烈,又体现了对过去战争中亲人们的不幸阵亡而悲惜。整段唱腔起伏跌宕,处理的很有技巧。即借嗓音之优势,又以入境的感情基调为依托。可以看出,于魁智的基本功很扎实,而且确实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更合理地突出自己的优势。
老生表演历来是最受重视的。这里既有欣赏群的性别比例关系导致的历史原因,也因为老生戏要求演员的技能最为全面。唱、念之余还要有做、打。于魁智有幼功,特别是能动《打金砖》这样的高难度动作的戏。我记得于魁智自己是非常喜欢演这出戏的,表示最愿意演这种“过瘾的戏”。当时他还说了他的保留节目《奇冤报》。可以想见,观众的看到演员憋足了劲演的戏怎么能不觉得过瘾呢?因此剧场效果每每都很火暴。我亲身看过的一次《打金砖》就是掌声雷动,观众散场后还叫了几分钟好。我虽然觉得于魁智这出戏到最后有些过火,从把握汉光武术帝身份的角度看不如奚派老生张建国那种慌乱、惊恐而不脱离帝王尺度,但是也深深为强烈的剧场效果所包围。这不单纯是“戏保人”的道理,也是一种人借戏力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
于魁智本来是杨派老生演员,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最近几年,特别是参加音配像工作以来日益往李少春先生的艺术特色上靠。李少春是公认的老生、武生全才。老生戏他有幸得过余叔岩的真传,武生戏又很全面。尽管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后李少春的老生戏和余派有了明显的界限,但是他是一面旗帜,地位没人能否认。于魁智的“崇李”自然有自己的思路,也许是觉得个人条件和李少春比较相似。与于魁智搭档的演员中旦角我一向看好李胜素,漂亮的扮相、优美的身段让人想起当年的杜近芳;花脸杨赤虽然艺术还在日臻完备,但是毕竟是袁世海的正宗嫡传、晚年最爱。于魁智在他们的合作下有李少春的影子。
但是我认为必须清醒地看到李少春最大的特点“全”。这一点恐怕不是别人可以相比的。周总理曾经问过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你们多长时间能培养一个李少春”。文化部门的人无以答对。李少春现在看来给观众留下了不少回忆,但是也有不少遗憾――主要惋惜他没能在余派艺术的表演、传承上走的更稳健、持久一些。李少春对自己的儿子都说不要学自己,这话恐怕不是简单的谦虚。回过头来说于魁智。要说扮相象李少春是一点都不错,但是武工不如李少春,而且艺术渊源没有李先生深厚。我只恐怕于魁智这么走下去会过后被人惋惜。
喜欢于魁智的戏迷人数庞大,谁也不能、更没必要否认他在中青年老生界目前的地位。但是就目前几种说法还是存在一些争论:有人说于魁智是余(叔岩)派。这话绝对是误导。无论从风格、唱腔、剧目上于魁智和余叔岩一派绝对大相径庭――只从于魁智的《碰碑》和新近上演的《搜孤救孤》中就可看出;还有人说于魁智是自己单独的“于派”,
于魁智自己没有表态,海外已经有人这么登报了。我认为这样做还是欠妥当。时间是艺术的试金石,让时间来检验艺术实践是每位艺术家都尊重的道理。如果今后发现于魁智的表演确实字成体系或是比前辈老生演员有明显的进步发展,自然他的流派名称会有的、模仿者也会有的。想来现在还要进一步深造:艺海无涯。特别是在京剧已经萎靡的今天,抢救已经是首要任务,别的先不要着急。
本贴由石跃于2001年9月16日11:57:03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