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建国前后的极盛时期,曾出现过名振一时的前后四大须生。他们对京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对这前后四大须生的认同,才使得他们的唱段流传至今,传唱不衰。有了后来京剧流派纷呈,争奇斗艳的局面。一门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人,京剧更是如此。这并不是要给哪个演员安上什么名分,去鼓励争名夺利。相反这正是观众对他们艺术造诣的认可,这种认可更可带动其他演员的努力,从大的方面讲,这种认可会推动京剧进一步发展,为京剧在新世纪的传扬和光大奠定很好的基础。
鉴于此,我认为当前虽然京剧的状况不比当年,但我们的演员中也涌现出了不少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对他们可作进一步的认可,“捧出”我们今天京剧舞台上的“角”。这对巩固他们带头人的作用。推动京剧的发展是大有作用的。京剧行当首推生角,我从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40岁~60岁)中个人评出了八大须生,供各位同好商榷探讨:张学津,耿其昌,言兴朋,陈少云,辛宝达,于魁智,张建国,李岩。
本贴由一轮明月于2001年9月14日21:48:08在乐趣园《文苑京剧社》发表.
称“角儿”不难,成派不易。
一轮明月所举八人,都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当年四大须生是何等的艺术修养?四大名旦的文章何其漂亮?李少春都能自编自导!前述八人谁行?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身边都有一大群高水平的文人名士辅佐,这八个人有吗?当年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是继承之后极力创造自己的流派,现在这拨人才会几出戏?
更为重要的是,京剧早已失去了当年繁荣的基础——观众基础。你有天大的本事,可没人听,没人看,也只能徒唤奈何而已!当年京剧繁荣时,也有很多年轻人是不喜欢的,但中老年人多数喜欢,而那时候中老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决定着文化和艺术的大众化取舍。现在年青人喜欢京剧的如凤毛麟角,更可悲的是中老年人喜欢京剧的也越来越少了——只能越来越少了。一个城市里能有多少票友?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哪个地方京剧团演出不是没人看?你再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都在干些什么!还有,你看看今天的大款们在干什么?京剧没有大款的捧场,永远不可能再度繁荣的,尽管我对大款们捧场一类事非常恶心。
京剧剧本的文学性太差甚至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远离态度。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喜欢京剧,但不喜欢京剧的知识分子的确占多数。我个人也算是知识分子,这里的很多朋友恐怕也都是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出身,没有谁会否认京剧剧本文学性太差吧?汪增琪老先生一生爱京剧,但也只能举出《四进士》里“宋士杰与你是哪门子亲”算是口吻毕肖的性格语言。京剧剧本的粗糙,与京剧本身更重视演员的表演有直接关系(当然老艺人口传心授是其一,但这解释不了情节的简单、唱词的雷同等问题),即便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们的身边有了专门写剧本的人,也远远达不到真正戏剧脚本的要求。想想元杂剧和明传奇的情节、语言(个性化的、抒情化的、极富意境的)和人物刻划罢!京剧的这一特点——不完全是缺点——恰恰为演员的创造性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为剧本简单,演员就要尽力把剧本里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否则观众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大家想一想传统京剧剧情和唱词(甚至唱腔)的雷同,再想想那些优秀的艺术家在那些粗糙简单的剧本之上的艺术创造,就明白京剧是一门多么独特的艺术了!但是,我们能接受这一点,更多的人接受吗?年轻人追的是时髦,中年人要的是实用,女性看的是爱情,知识分子还要看剧本的文学性,京剧里有吗?纯粹的唱腔和表演欣赏永远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时代变了,京剧满足不了多阶层、多方面的欣赏要求,也不可能通过改革达到这一要求。对专业演员而言,他们开宗立派的动力基本上不存在了。即便他们想,没有非常广大的观众基础,也不可能实现。我们只是一小撮爱好者,相对于京剧繁荣需要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演员的创造是为了观众——这与为了艺术是差不多的,但哪个演员会为这么一小撮观众去呕心沥血呢?即便有,又能有几个呢? 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永远只能是过去的辉煌了。
听老艺术家们的录音,我常常有余生也晚之叹!
本贴由乱讲的于2001年9月14日22:51:37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