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京剧的程式也好,脚本也罢,有其独特的魅力,其深刻的民族内蕴不能用几句话就概括,至于观众只是接触的多少的问题,再说振兴京剧也并不是要恢复他一霸舞台的程度.今天的剧本,比如耿其昌的<宝莲灯>,湖北京剧团的<升官记>,战友京剧团的<香江泪>,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等等,我认为这些作品的文学性并不差,而且有些已写进了文学史.我认为剧本的文学性提高并不影响演员的发挥,相反更会有利于演员对人物心理的把握,这正是梅兰芳艺术体系与布莱希特艺术体系的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抱住老的发展路子,只要不脱离原味,又能被观众接受,我们就应承认它的合理性.老的四大须生,尽管他们能戏很多,但广大戏迷耳熟能详的也不过几出,大多也都是继承和移植的作品,原创的很少.演员需要在舞台上重塑剧本中的人物,我们不能苛刻的要求他们都有极高的文学创作能力,而应把剧本创作的任务交给剧作家,这也是社会分工的要求.我所列的几位演员,他们所擅长的戏我认为并不比老的四大须生少只是他们在艺术造诣上还应加强,艺术本来就是要发展的,无论演员还是剧作家都要努力深造,这样才能使这门艺术不断发展,京剧在极盛时期不也是如此吗?哪一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会止步不前呢? 至于观众,我认为这与宣传力度有很大关系,只有让观众多接触,并不断提高观众的审美层次,才能让京剧有更多的市场,也不会葬送了我们的民族瑰宝,而弘扬工作一方面是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这些能同懂京剧的人去宣传,影响其他的人.我承认,当今人心浮躁,很少有人会静静的去欣赏一段美妙的唱腔.但我认为不应因为这就对京剧的前景持悲观态度,我相信在新世纪中,只要我们努力,京剧会越唱越响,并再次走向世界.这位同好对京剧的感慨让我也感到君对京剧的挚爱,我希望与君携手,为京剧事业的振兴共谋大计,我个人推出今天的八大须生,也正是源于此因.

附:昨日偶尔又想出四小须生,愿与各位同好商榷:李军,张克,杜鹏,朱强.

本贴由一轮明月于2001年9月15日11:53:58在〖文苑京剧社〗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