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后,武定侯郭英后人世袭爵位,于阜成门内建有府第,该址名武定侯胡同(今名武定胡同)。其祖坟茔地即今郭公庄。

清朝时,郭门后裔以行医为业,清末民初著名老生郭仲衡,原与其兄郭菊荪均承父业从医。于崇文区东利市营乙18号(今4号)寓所行医为业。郭菊苏与尚小云友善,尚常邀其定期到荣春社出诊。郭菊荪有二女二子,长女秀华、次女茹华、长子亭壁、次子亭敏,后过继其叔父郭仲衡为子,亦从艺改名郭少衡。郭仲衡三弟书良,为书法家。有二子一女,长子亭瑞、次子亭华、女名蕊华。郭书良小妹秀芳,为孙菊仙之孙孙鷟鸣之妻,即孙鸣耀之母。

郭仲衡(1889-1932年),原名权,别名善有增,生于光绪十五年七月七日。原业从医,曾为协和医院医生,酷爱戏曲,与贾洪林交谊甚厚,得其教益。曾为"春阳友会"票房之票友,嗓音浑厚宏亮,演唱雄劲豪壮,艺宗汪(桂芬)派。为人谦虚好学,常向同龄人余叔岩请教。其扮相雍容华贵,曾与王琴侬、裘桂仙彩唱《二进宫》极受赞誉。以而立之年才下海成为专业演员,擅演剧目有《取成都》、《四郎探母》、《文昭关》、《完璧归赵》、《白马坡》、《战长沙》、《华容道》等剧。20年代与程砚秋合作多年,被倚为左右手。经常合作演出《武家坡》、《贺后骂殿》、《红拂传》等戏,时人赞为程砚秋的"王凤卿"。曾与董俊峰合演《断密涧》,功力悉敌相得益彰。1931年随王瑶卿、侯喜瑞、九阵风、芙蓉草、程玉菁等,赴天津新新戏院连演一至十二本《雁门关》。次年便病故于协和医院,当年病历为38652号。时年仅43岁,正当盛年实为可惜。 郭仲衡不仅精医、能戏,还善书法。曾代梨园同仁为梨园公会所挂之匾书写过"同咏霓裳"、"黄中通理"等匾,就在他病逝那年,还书写了"宏德衍泽"之匾。

郭仲衡子翰生早夭,故其兄菊荪将次子亭敏过继为子,即郭少衡。另有子亭栋、亭杰均不从艺。其次女丽华曾为北医三院护士长。

郭少衡(1925-1986),原名亭敏,乳名大山,自幼受家庭影响,好戏曲、善书画。毕业于汇文中学,在校便是文艺骨干,能歌善演还会编。曾先后受业于张连福、高连甲、雷喜福、苏富恩、陈秀华、陈富年等名家。1953年,拜在杨宝森门下。他不仅精于老生戏,其武生戏如《连环套》之黄天霸、《翠屏山》之石秀、《野猪林》之林冲、《武松与潘金莲》之武松等,演来均为上乘。他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极善做戏,以做工来刻画人物。因具有较高的文化,极善编剧,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全才演员。

郭少衡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国画家,少年时便善作国画。1947年,在西安演出时,他拜著名国画家赵望云为师。1948年,在成都又拜在国画大师张大千门下,白天学习,晚上演戏,深夜潜心墨画,尤善仕女图,如《观世音》、《贵妃出浴》、《达摩过江》、《踏雪寻梅》等均极见功力。曾于汉中、柳州等地举办画展,受到高度评价。

郭少衡为人忠厚老诚,能忍辱愿负重,好事总是先人后己,受到委屈从不与人争辩。常说道:"让事实说话,让对方自省。"他对师长极为尊重和照顾,如给杨宝森让台;用飞机接雷喜福到西安,并将自己的行头让老师使用;贾多才年事已高,不上场照常给开份儿。解放前夕不受反动派的收买,拒绝去台湾,后来参加了解放军川西京剧团。1960年,剧团下放柳州,由于种种原因剧团解散,郭少衡、童玉苓夫妻先被调至通化,后又调往云南个旧,不久又"迁"往邢台,至"文革"时期,又被迫失去工作,直至1978年,才到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

郭少衡一生为京剧事业兢兢业业,但心灵上的创伤,使他郁闷成疾卧床不起,在他弥留之际,还主动贡献出自己的心脏,作为"第一例"心脏开刀试验,以做医学研究之用。

郭少衡无子嗣,自幼收养一女名翀岳,1969年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工刀马旦、花旦,曾于北方昆曲剧院任演员,现定居澳大利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