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心斋
现在讨论男旦问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一开始 的时候,戏曲艺人并非因为喜欢而男扮女装,戏曲观众也并非因 为喜欢而欣赏男旦。男旦的出现,有着其无可奈何的历史原因。
在元杂剧的时代,有朱帘秀等一批女演员活跃在舞台上。那 个时候,蒙古人是统治者,汉民族地位低下,汉族的文化也不受 重视,儒者排列为臭老九,其下是丐,其上是倡优。所以元朝时 候男女同台演出,没有什么限制。管你男的女的,都是"猪狗" 不如的东西。
到了明朝,汉族人又做了皇帝,儒家经典又成了统治思想, 而且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考试都改了八股,寡妇再嫁都成了 耻辱,这时候的戏曲,再想男女同台,唱那些谈情说爱的戏,就 不太可能了。所以戏班就分成了男班女班,演员性别成了清一色。 到了清朝,虽然汉人又失掉了皇位,但满族人吸收汉文化挺快, 基本上和明朝没有什么区别,男女合班也是不可能的。
但明朝和清朝还有一点区别。明朝乃至清初,富贵人家家里 养的戏班子较多,主人家根据爱好可以选择养男班还是女班。比 如李渔家里、阮大铖家里、大观园里就是女班,杜少(慎?)卿 家里就养过男班。(这里引用的有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但也能 说明问题。)清朝以后,府里头养的班子少了,许多戏班子开始 社会化,开始走江湖,艺人也职业化了。这时候女班明显就不好 生存,由清一色妇女组成的戏班,远涉江湖不容易,同时成年的 妇女都要嫁人,嫁了人就不好再唱戏,所以女班肯定要衰落。到 了京剧的繁荣时期,几乎全是男班了,所以男旦也就成了风气。
即使是到了民国,有许多坤角开始走红,但戏饭仍然不好吃。 女演员红了,愿意不愿意都要被人娶回家里。梅夫人福芝芳以前 就是坤角,嫁到梅家以后,也不唱戏了就是一例。孟小冬要不和 梅兰芳离婚,她以后的拜余,也不可能。后嫁杜府以后,杜老板 也没有允许她再登台。其他的女演员遭遇各不相同,但都十分地 难。只有到了解放后,这个问题才彻底解决,女演员不但可以和 男演员同台,而且结婚后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以唱戏为职业。
那么长一段时期,男旦在旦角领域占统治地位,他们取得的 成就肯定也是不凡的,这就不用说了。现在很多人听戏时能够接 受老一辈的男旦,在现实生活中却厌恶这种以男做女的人物。这 和男旦历史上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关。
清朝时候,皇帝不许在京的官员嫖娼,却允许他们听戏。一 些王公贵族大官之类的还则罢了,看戏就是看戏,自己没什么饥 渴可言。而很多下层下吏,类似书办之流,上任不带家眷,客中 难免寂寞,看戏时就有些不三不四的想法。艺人爱财,也难免迎 合,形成一时风气,在社会各阶层漫延。在北京就有了许多江青 同志津津乐道的"相公堂子","相公"主要就是学旦的幼伶。 这段历史直到民国才算结束。人一提起男旦,就会想起这个,你 说能不厌恶吗?但男旦的"相公"历史,也是受压迫受毒害的象 征,这些被卖去学艺的苦孩子们有什么错?
男旦演员,长期摹仿女性,在生活中难免有些痕迹,心理上 也有些异于常人的地方,但也不是所有男旦都是同性恋。即便就 是,也属个人私生活,有什么可议论的。
演员的生命在舞台上,一切都在舞台上。我们看戏,也是看 舞台上的戏,管他台下如何?在戏里头,男旦演员演的是女性, 他和生角如何如何,都是女性和生角如何如何,而不是演员自己。 只要戏里的人物不变态,那戏就不变态,就是好戏。他唱得好, 我们就给他叫好,鼓掌。
至于现在,还有没有必要发展男旦演员?戏校的男孩子可不 可以学旦角?我觉得这是老师和学生们自己的事。如果老师觉得 某个学生可以学旦角,就可以动员他学,学生自己呢,可以同意, 也可以拒绝,反过来也是一样,学生想学,老师可以教,也可以 不教,双方情愿就行。艺成登台,观众喜欢,他就红起来;不喜 欢,他便另谋他途,都是任其自然的事。
至于说男旦艺术会不会东山再起,重现辉煌,我觉得不太可 能了。以前男旦独领风骚的时候,并不是中国的女性笨,唱不过 男旦,而是社会不允许,没有给女性充足的机会。现在的社会不 同了,人们的观念里虽然还残存着男尊女卑思想,但在行为上男 女已经基上本上平等了,女性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可以考艺 校,可以进剧团,可以唱戏直到退休。男旦再想崛起一争长短, 恐怕是不行了。
而且现在的社会,好女色的还是多,女演员女明星办起事来 比男的方便多了。一个女演员如果想角逐梅花奖,领导上肯定愿 意给她投资给她出力,给她跑前跑后。如果是大老爷们,肯定得 一边凉快着了。
(因手头资料少,文中讲到的许多内容可能有失误之处,坛 中大行家多,见笑了。反正也是个人观点,说出来大家扔砖头 吧!)
("男旦话题讨论系列"见8-13咚咚锵新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