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着81年历史的京剧团,如果去做话剧靠谱吗?松岩带领的北京风雷京剧团用实际行动告诉了观众:奇迹是存在的。
2015年10月,《网子》在新落成的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年轻观众的一致好评。自首演以来,已经在京内外多个剧场演出多场,几乎场场爆满掌声不绝。被称作“京话剧”的《网子》完美地借助话剧的壳儿展现了京剧的魂。
《网子》的创作者就是松岩,今年也是他担任风雷京剧团团长的第17个年头。
团长本是美猴王
风雷京剧团是北京南城一家历史悠久的京剧团,剧团前身“民乐社”成立于1937年。现任团长松岩出身京剧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光勒头的“网子”该怎么勒、盔头怎么戴,他就能讲上三天三夜。
6岁起,父亲常常带他看京剧。回到家,松岩情不自禁地模仿起人物的动作、唱腔。慢慢地他对京剧如痴如醉。8岁开始练功,13岁时他进了风雷京剧团,拜武生名家“茹派”传人茹元俊为师,专攻武生。松岩常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需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身体痛苦和枯燥孤独。”天道酬勤。20岁时,松岩主演的《界牌关》获得全国京剧大奖赛荧屏奖。特别擅长猴戏的他,还凭借《闹龙宫》一剧获1992年北京市中青年戏曲调演集体奖和个人表演奖,一举成了北京京剧界小有名气的“美猴王”。
挽危局的“拼命三郎”
1996年,32岁的松岩被提升为风雷京剧团副团长,此时恰逢剧团生存面临危机。180多人的剧团因经费短缺,每年只能开出60%的工资。排练、服装、演出、道具等费用都没有着落,许多演员不得不转行谋生。
一直埋头练功的松岩开始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他坚信社会需要京剧,但京剧自身也必须顺应形势,走向市场以求得新生。于是他主动请缨,从团里挑出30多人,承包了恭王府的京剧演出,一年演出200多场,在为剧团争取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他也成为了首都京剧界第一个拥有固定演出场地的“承包户”。尝到“第一桶金”的甜头,松岩带领剧团努力开拓市场,演出场次逐年提升,创造了当年北京市所有演出团体的数量之最。
2005年6月份,松岩接受了一个艰巨任务:担任北京“奥运口号发布会”上唯一的京剧节目《东方神韵》的导演。演出方有个“不近人情”的要求:既要把京剧的宏伟场面表现出来,还要把京腔京韵和西洋电声器乐融合在一起,而且演出时间要精准控制在4分11秒。这次演出,松岩调动了北京市各院团演职人员共百余人,经过精心编排和策划,让演出从整体设计和艺术创新等方面都达到了高水准。
梨园传奇有新篇 京剧转型玩话剧
2015年他再次出手,玩起了小剧场话剧;这就是京味儿话剧《网子》。万事开头难,《网子》创作初期就遭遇了资金不足的窘境。当时,只有西城区委宣传部给了50万元启动资金。但《网子》的预算大概需要100万元,松岩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随后,松岩带领《网子》剧组随北京市外宣办“京味儿文化之旅”赴台湾,在高雄演出两场并进校园进行互动交流。演出当日,高雄社教馆演艺厅座无虚席,一次次响起掌声。本以为南方的观众对京味剧水土不服,没想到在台湾引起了轰动,用国粹实现了南北文化大融合。
今年话剧《缂丝箭衣》公演,这也是风雷剧团“梨园三部剧”的第二部。与《网子》相似,《缂丝箭衣》依然是从观众并不熟悉的京剧幕后工种入手。从《网子》到《缂丝箭衣》,变化最大的还是观众的认可度。《网子》首轮演出时,很多人都对京剧团做话剧抱怀疑态度,剧场里经常连一半都坐不满,直到第二轮演出才火了起来。《缂丝箭衣》还没开演,天桥艺术中心可容纳1000人的中剧场,5场演出就剩两成的票了。
有人问松岩,身为一个京剧演员,为什么想要做话剧?松岩说:“京剧是个金色宝库,很多人只知道在宝库边上高谈阔论,却没有找到一个能让今人了解她喜欢她、主动踏入这个宝库的门口。”松岩认为有一条路,可以把曲高和寡变成大俗大雅:“这就是从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开始。”
从京剧节目的导演到话剧的转型,松岩用了十年时间,创新了京剧,让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接受这项艺术;也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坚守与热爱。
“继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国粹艺术,我责无旁贷。让京剧走向世界,我义不容辞。”松岩作为一名剧团的团长,尽职尽责、辛勤耕耘。他不忘初心,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国粹京剧的崛起统一起来,一路披荆斩棘,用探索和实践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复兴发展的梦想。
(摘自 《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