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演老剧本谋求改革
信报讯 “通过排演中国戏曲第一剧本《张协状元》,将京剧回归本色,将小作坊制作走向现代生产的新理念传到京剧事业上来。”这是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对《张》剧组人员焦灼而激昂的谈话。
据悉,850年前成型的中国戏曲第一个剧本、南宋戏文《张协状元》将以京剧的形式于4月底在长安大戏院上演。
反对小规模作坊 要大生产精加工
针对京剧界不断创作推出新剧目,而新剧目演出却很少、演出市场推广难,几无流传的现状,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剖析主要原因是传统京剧的运作方式目前仍是集“科工贸”为一体,小规模小作坊制作,而国家级剧院要走上国际舞台,精品节目惟有采用新制作机制和大生产精加工的方式,集中力量才能将艺术回归到创作规律上。中国京剧院要建立京剧大生产、精加工的平台,此剧是首次采用体制外制作机制,看来还仅仅是京剧运作创新的开端。
面对从自然经济和小作坊式中呈现的传统京剧如何在当今信息时代走向国际大舞台,中国京剧院此番在《张协状元》的创作和制作上,打破现有剧院剧目生产体制,广采博收,从体制外对传统京剧供给营养。刚从两会回来的政协委员吴江说到要创作可以流传下去的京剧剧目时情绪激昂:“《张协状元》上演后,如果成功我们要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声明放弃版权,让全国各京剧院谁都可以来修改此剧,谁都可以来上演此剧。”
反对包装大于本体 要艺术寻根
与信息时代有距离的舞台艺术在今天如何贴近观众?“《张协状元》剧不是回归文物,而是回归戏曲本体表演。”吴江说,“我们选择一本850年前的剧本,就是要将戏曲从包装误区中回到本体上来。”
谈到传统京剧如何面对21世纪,林兆华导演称该剧在尊重传统上,要在舞美、脸谱、头饰和服饰上深挖中国戏曲宝库;要传承戏曲老祖宗在角色与行当分离的多元表演精粹。在革新京剧上,第一就是注重唱腔,不论何派何门,就论唱腔优美。戏称自己是“愤青”的林导在会上说,对青年人超越前人唱腔上的任何一点都要不遗余力地赞扬。“马先生、梅先生怎么会容许自己在前辈唱腔基础上没有创新?怎么会容许自己在角色扮演中没有自己的理解?而脍炙人口的经典戏流传下来的不就是那些优美的唱腔吗?”林兆华说京剧创新第一步就是唱腔优美。
此次京剧改革要将戏曲回到艺术和回到观众中来,林导演称,本剧要在京剧古老传统上将叙述讲得好,讲得观众爱看;在表演上反对演员用经验替代创造。(实习记者
周君)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