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戏剧界都把“剧本,是一剧之本”奉为“金科玉律”。今年来导演强化了舞台演出的“当代意识”,运用了“多元化”的表现手段。有人又称“导演是一剧之本”。我不否认一部优秀巨作它给演员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以及导演“二度创作”的重要性。但戏曲文学一旦般上舞台,前二者均不是“本”,此“本”非演员莫属!就是京剧而言,演员(艺术造诣较深的演员)才是真正的“一剧之本”。
当前京剧上座不佳,因素诸多,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演员文化素质不高,艺术上的青黄不接(并非演员青黄不接)是造成目前京剧不景气的主要因素。
京剧不同于其他地方剧种,它以严谨规范的“五法”为基础,以“四功”为表现手段,以蟒靠、袍带戏为其所长。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古代人物、历史人物。由于童年学戏,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由于理解剧本肤浅,不能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长期以来京剧传艺,大多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传技者多,传理者少。演员拿到剧本用两种简单方法去创造角色,一是匠艺地模仿前人“戏路”,二是按行当“对号入座”,所以有的演员从艺多年,戏演百部,但舞台上留下的却是“千人一面”。难怪有的观众说:“行啦,我看他一个戏,等于其它戏全看了。”纵观历史造诣较深的艺术家,大多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无不能书善画以求触类旁通。郑法祥老先生深感没有文化“难以发古人之幽情,以教化天下”,当时他在上海已成名角,日夜忙于演出,但还是挤出时间请来李芝亭先生为他补习文化,这对他后来整理《金刀阵》,自己能写“定场诗”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京剧界重武轻文、重技轻艺的现象比以往尤甚。前些时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几乎成了“技巧”比赛,京剧的路子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越走越窄。京剧往何处振兴,令人担忧!
戏曲界历来有“人保戏”及“戏保人”之说。说的是“人保戏,看不腻”;“戏保人,骗财神”。此说不无道理。有些传统剧目,剧情平淡无奇,但不同的演员演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优秀的传统剧目靠优秀演员体现,新创作的剧目更须要优秀演员来“树立”。一个不明戏理、不演人物的演员,即使是用“情节戏”去保他,我想也是保不住的。因为观众要看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匠艺”的概念化的“躯壳”!
萧长华老先生说:“演戏不如意,如同瞎放屁”。(《萧长华戏曲谈丛》)钮骠同志记录中也说:“此话虽糙,而理却不歪”。
强调演员是舞台演出的一剧之本,绝不意味有了优秀演员就振兴京剧有望,还有其它诸多因素,不能等闲视之。京剧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纵向继承者多,横向借鉴者鲜,不愿向兄弟剧种学习。又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对国内国外戏剧发展“信息”闭塞,观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而京剧演员的文化程度,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演出形式以及艺术质量都不能与时间同步,这样就造成了观众“青黄不接”、有减无增的局面。
要想征服观众,只有靠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这强烈的艺术魅力又决定演员的素质;只有提高演员素质(戏剧理论,文化修养,历史知识)才能“动心化形”(见郑法祥《谈悟空戏表演艺术》),才能赋予人物以生命,才能征服观众,否则舍本求抹,要想振兴也只有“望人兴叹”矣!
咚咚锵点评:这篇十四年前文章,如今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诸君 (摘自《戏曲艺术》1988.4)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