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却只能在外国舞台上大放光彩时才得到国人的关注。近年来,京剧的发展举步维艰,无论是在梨花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还是在某高校举办的京剧讲座上,人气都不高。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在德国演出,两场的演出费只有20万元人民币。而2001年帕瓦罗蒂在紫禁城的演唱会出场费就高达380万美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京剧,不仅面临着演出费低廉的现状,其旧有体制下的问题与矛盾也越发凸显了出来。
近日,一份“瘦身”文件在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裁员”行动终于还是蔓延到了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国粹行业。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将京剧团的生存与发展推上了风口浪尖。
挽救京剧的三种可能
京剧界知名人士曾经指出,京剧要纳入市场机制,要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但京剧的发展之路到底在何方?
可能性之一 发展连锁经营
“从国内的发展来说,京剧需要中长线经营,比如说连锁小店经营,像上岛咖啡那样开拓一些小剧场或者和一些连锁茶馆合作。”喻文益教授为京剧的发展开出了一剂药方。“首先要正视京剧这个民族文化资源。”他说,现在看京剧的人太少了,而且靠单个剧团去开拓市场也是不行的。他认为“一个剧场3000人看,一张票将近1000元的经营方式太单一了”他说。据了解,北京目前可以看京剧的地方并不多,东苑戏楼、湖广会馆是比较著名的剧场,但大都是为外宾准备的。
可能性之二 用主演制救活市场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主演制”或许是改善剧团演员良莠不齐的好方法。他指出,所谓的主演制,就是一人带一个团,编剧、配演等演员都由主演来挑,如果演得好就合作,演不好下场就换别人。这样有利于资质好的演员展示才华,争取观众,形成“捧角”的环境,从而形成固定的观众群体。
可能性之三 海外推广精品京剧
除了重点布局国内市场,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市场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而进军海外市场,就要用西方人熟悉的方式。比如说在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策划演出,或者允许一些国外团体的介入,走合资、合作的路线。不过专家认为目前这种方式尚无成功的先例。
而利用国内有实力的大型文化集团打造精品京剧,然后推向海外市场也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
这方面成功的先例是北京版的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这部歌剧不仅动用了超过4000名演员,综合运用激光、帕尼灯、LED等当今最新颖、最现代的灯光,而且还耗费了上千吨钢材,搭建了40多米高的世界上最高的演出金字塔,其巨型舞台超过6000平方米,总花费更高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喻文益说:“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走品牌经营之路,现在广州等地在向海外推广粤剧,经济效益不错。和海外具有商业关系的民营企业也可以推出精品京剧。”
名家声音
梅葆玖:京剧也可以和《茶花女》卖一样的票价
“经过精良的制作,京剧也可以卖到《茶花女》一样的票价。”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4月8日在华北电力大学演出《宇宙峰》时告诉记者。
梅葆玖2001年在上海演出的门票达3000元,有时演经典剧目高达6000元。梅葆玖表示:“门票3000元是在和《茶花女》PK,因为当时《茶花女》的票价4000元至5000元。我们的国粹为什么比不过外来剧呢?”在经过精良的制作后,京剧票价3000元,仍然爆满。
“我喜欢看京剧,梅先生的演出我是第一次看。”
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表示。当记者询问他可以接受多少钱的票价时,他表示说,只能接受50元以下的票,现在看不起就等工作以后再说。
而目前很多京剧的票价高达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一般观众是难以承受的。梅先生解释说:“当然,京剧要走向市场,一味的高票价是不可取的,要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现在上海就有一些小剧场有20元的票。”
京剧团生存窘境调查
收入 靠政府补贴艰难度日
2006年4月10日,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接到了一份“瘦身”文件。“现在梅兰芳京剧团按照文件要先‘瘦身’再‘健体’。剧团正在着手进行调整,核实每个部门到底需要多少人,部门之间如何进行合并,并对人员如何进行调配。”梅兰芳剧团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据了解,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单位,每年国家财政对北京京剧院的拨款有2000万元。除此之外,北京市政府为培养“黑头发”对传统戏曲的爱好而鼓励艺术院团到学校基层演出,还拿出了巨额的补贴,以演出一场补贴5000元计算,仅2005年一年,北京市就支出了6000多万元。
不过,这笔钱对于规模堪称庞大的北京京剧院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尽管有国家的补贴,但我们现在仍然过得很艰难。”北京京剧院一位演员表示。目前,北京京剧院在职职工500多名,另有退休职工500-600人。光是职工工资,每个月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员工工资的70%都是从政府补贴的款项中出。
鉴于这种情况,每任团长在接到聘任书的同时,就要立下责任状,保证每年能够获得280万元的票房收入,否则来年不能连任。
所以,每任团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抓剧目,而是先去跑市场,“卖”演出。“每去一个地方演出,都实行包场,每场才5万元。”可就算是这样低廉的演出收费,能够谈成的演出场目也是少而又少。据了解,像《红灯记》这样的剧目,不计算演员工资、宣传费用,光是服装、道具、音响、布景等费用,就有十几万元,这笔开销完全要由剧团自己承担,这样算下来,等于演一场、赔一场。
而更让剧团不安的是,他们不知道国家的这种补贴还能持续多久?
资本 民营企业买单血本无归
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光是京剧团,全国各地的大小剧团近年来一直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民间资本的联手也不算是新鲜的尝试。可遗憾的是,当民间资本兴冲冲地带着钱加盟之后,却最终都以看不到希望而撤出了。
1996年,扬子江药业拿出100万元资助江苏省青年京剧团,被文化部授予“振兴京剧艺术事业”金菊奖。据了解,上海的一家企业曾经赞助过梅兰芳京剧团,但因为投了钱没有回报,只好撤资。
“现在看京剧的人少了,企业对剧团的赞助并未达到预期的广告效应,这也使得愿意赞助的企业越来越少。”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非但京剧院,中国评剧院也是如此。一度宣称今年4月份开业的中国评剧院已再度陷入沉寂。在华容、艺彩智库、达龙文化公司等民营企业先后出手承包中国评剧院后,却无一例外地赔钱撤资。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评剧院每年的房租费需要100多万元,电费要六七万元,再加上员工的工资,每年需要近300万元的开支。承包期间,华容赔了700万-800万元,而艺彩智库、达龙各赔了100多万元。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喻文益教授指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要有自己的资源、客户群体和消费基础,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认知能力,单纯认为文化产业利润高而盲目进入,肯定会导致失败。
人才 薪水过低 演员流失严重
同样是演员,可戏曲演员与电影演员、歌手的收入却有着天壤之别。剧团本身的生存环境就极为艰难,再加上收入不具备吸引力,不少京剧演员徘徊在“留”与“走”的边缘。而这更加将京剧团推向了一个恶性循环。
据了解,不少剧团中演员的工资60%是国家给,20%是团里给,另外20%是从演出中挣出来的。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功,许多京剧演员苦练10几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000元至2000元。去外地演出,每场也就几十元,即便是主演,也很少能超过100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剧团里主演的收入要相对高一些,如果小有名气,还会有企业请去演出,“不过演员自己出去演出是违反团规的,但因为团里收入比较低,有时领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京的一些京剧团一年会有一两次机会去国外进行商业演出,演员们每天能有40—50美元的补助,这样出国两个月大概能挣1万多块钱。所以好多演员都觉得出国时间太短,希望能多出几次国。不过现在京剧的国外市场并没有打开,京剧的海外商业演出也非常少。一位业内人士面色凝重地描述京剧演员们的生存现状。
而最惨的是武生演员。很多茶馆里的演出,往往不需要武戏,而且武戏演员的舞台寿命非常短,一般过了35岁,舞台效果就不好了。很多学武戏的科班大学生,一年也轮不到几场戏,全都是跑龙套不说,一站40多分钟也挣不到几个钱,所以很快就在剧团里熬不住了。因此,很多中、青年京剧演员都犹豫着是否改行,不少年轻演员已经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其他专业,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
专家观点 剧团改革之路:先分类再分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为现有的艺术院团进行了定位:“传统的文化艺术院团如果有市场化的空间,国家就没有必要再“特殊保护”,而对市场化空间较小的单位,比如京剧院和昆曲院,这些院团因为有少量院团已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事业单位,那么剩下的这些单位就可以走大众化的道路,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比如说小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他说,现在国家体制造成的资源重复性的剧团太多,同质化严重,所以剧团改革应该先分类,再分流。以京剧院为例,国家“养”一两个国家级京剧单位就可以了,有些地方京剧不是主要品种,没必要设立京剧院。首先确定哪个单位属于国家保护单位,让它发挥事业单位的功能,剩下的院团分流向市场逐步推。
“而那些完全不能市场化的院团,国家可以拨一部分资金。这些院团与其拿这部分钱来使员工分流下岗,不如把资金盘活成立股份制公司。”
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文化单位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旧体制下的剧团员工都需要首先在观念上接受市场化的概念,“我建议先搞一个有关剧团商业模式的培训,再走市场化道路。”陈少峰说。
记者调查 “高”票价与“虚”票房
据记者了解,目前京剧主要靠“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的经典剧目来拉动演出市场。今年“五一”期间,《红灯记》在保利剧院的演出,上座率达九成,这与平时是没有办法比的。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平常看京剧的主力军,大多为外国人和来北京旅游的外地人。
而京剧市场的高票价将很多喜爱京剧的票友们挡在剧场的门外,被业内人士指为造成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在很大程度上,稍微好一点的京剧演出地点,票价的确犹如一道高不可攀的门槛,成为影响剧场的上座率的重要原因。
拿京城的长安大戏院来说,从2002年以来,票价就一直维持在几十元到上千元之间。有京剧演出时,一般楼上(贵宾区)是很少有观众的,有名角演出时,楼下的上座率才能接近七、八成,上座率并不算高。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在原本不算高的上座率背后,票房的收入还是掺了不少“水分”的,因为好多观众并不是自己“掏腰包”。一位京剧票友告诉记者,每次去长安大戏院看戏,都是朋友搞的赠票,根本不用花钱。“不过现在赠票是少多了,可30元、50元的低票价一般观众是买不到的。”她说。
这无疑使京剧在票价-上座率-票房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平衡票价与上座率之间的关系,也是京剧市场化运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摘自 《北京现代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