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维克特、保罗、玛莎、巴霞,是吾儿留学英国威尔士大学读研时寝室楼内同学。吾儿早在一年多毕业回国前,就知不曾来过上海的他们,很着迷中华文化,便和仍在读的同窗们相约,于来年的春暖花开季节,在沪上重新欢聚。这群金发碧眼的波兰青年,论年龄最大27岁,最幼才22岁。阳春4月,他们从英国抵沪,两度造访寒舍。客人们说拿英磅换人民币用,才知确不虚此行,购物、食宿、观光、交通,样样显得便宜。连日计有去浦东陆家嘴、野生动物园、海洋世界、磁悬浮、豫园商城、植物园,去逸夫舞台观赏王佩瑜等主演的京剧《大·探·二》,还乘火车作杭城与首都游。我问他们对这里哪些最感兴趣,“哦,中国的工艺品、京剧、龙井茶叶、小吃点心等,什么都很有味道。”他们知道我是京剧票友,要我表演一段,我请他们看了扬州电视台拍摄在那里清唱京剧《四进士》实况光碟,引起他们一阵掌声。他们并仔细询问《大·探·二》与《四进士》的剧情,交谈中对明代的宫廷衙门历史故事似乎不陌生,还说往往你们以为外国观众仅看得懂武打戏,其实不然,我们能够从唱工戏的唱腔音乐中感受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表现力、美感均不亚于西方歌剧;客人送上礼品,是冠名萧邦的伏特加酒和波兰名胜画册等,我说萧邦和玛祖卡舞也是波兰民族文化的骄傲,今天中国许多有钢琴的普通家庭,谁都要弹奏萧邦的练习曲,客人一听顿时喜形于色。马丁看到敝舍墙上挂的胡问遂书法,反复端详,隔日也专门到福州路买了带镜框的中国画与书法,金发小姐每人皆选购或定制了色调亮丽的中国旗袍。如此短短数天,他们一齐加入了中国热“发烧友”的队伍,与我们国宝、国剧、国服融合一体而分不开。
无独有偶,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五一假期来沪演出,青年教师、京胡女圣手王彩云给我们介绍了一位随团嘉宾、来自德国汉堡的钢琴家作曲家贡德曼先生。5月9日,我们在浦东“三音客”新京剧音乐制作室,与这位超级京剧“洋发烧友”有机会作3个小时的叙谈交流。何谓三音客,系京胡、月琴演奏家陈顺利、顺明兄弟和吉他专家卜徐忠,以程砚秋大师昵称当年追随他的青年琴票、后来终于携李世济一同下海的唐在忻、熊承旭、闵兆华前辈为“三剑客”佳话而起名;何谓超级发烧友,乃此位从小受古典音乐正统教育的老外朋友,近年因迷上京剧,已数番自费来中国戏曲学院当访问学者,每天白天泡课堂听课进修,晚上泡剧场茶楼看戏,到上瘾地步,他说自己在德国亦属于另类,被人称好听些叫“中国通”,难听些叫作“戏疯戏痴”。
贡德曼汉语流利,相貌堂堂,熟悉、习惯、喜欢在中国生活,几乎可称其为德国“大山”。但是每听我们露出上海话时,他的表情显示有部分已听懂,但是仍表白希望在今年底到沪居住一段日子,能够学会上海话,便于沟通交流。令人惊叹的是,一谈起京剧或京剧音乐,他的用语完全是专业级水平,我们之间丝毫无隔阂,共同语言特多。他觉得目前我们京剧发展出路,不在于大力搬演《图兰多》、《悲惨世界》、《王子复仇记》等西方名剧,而在于一方面保护好固有民族文化,弘扬传承国粹遗产;另一方面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京剧对外交流中如果有意识融入现代理念元素,尝试京剧音乐创作的多元化,一定能够争取到广阔的市场,为世界广大青年喜欢接受。中国文化的力量影响,就将更远更大。他正在埋头积累素材,付诸个人的实际行动。他听了上海“三音客”的作品录音,对他们的探索性尝试抱有浓厚兴趣,说是愿意带回国后深入加以研究,一同参与写作。
一个月来接待这两拨洋来客,虽和我们也算得属于两代人,但互相之间倒无甚“代沟”。这种感觉,却是上世纪的上海人所从未有过的,说明时代变迁一往无前,如伟人诗词云“换了人间”。

2006年5月10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