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李多奎诞辰105周年。生前世居崇文区锦绣头条12号(原鞭子巷头条27号),该宅坐南朝北,为一普通的四合院落。院内南、北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该巷子2001年因扩建广安大街被拆除。
李多奎(1898~1974),原名万选,字子青,世人尊称“李多爷”。祖籍河北河间。其父李宝珍,清同治三年(1864)生人,排行为五,因身矮,同仁称其“矬人李五”。为著名梆子鼓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家迁入京城。隶庆寿和班司鼓,1938年病故,享年74岁。其二兄宝贵,琴师,人称“胡胡李”。李多奎排行为四,上有一兄二姐,兄名万和,艺名“葫芦红”,梆子老生,曾带艺入喜(富)连成社搭班演出。后为多奎管事多年。有子世庆,为富连成社花脸演员。 李多奎,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十月初六出生于原籍。4岁随父母进京,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酷爱戏曲,8岁入孙弼臣创办之"庆寿和"科班习艺,排名多魁,后改多奎,与贾多才、姚多山、艾多芬、王多寿等为师兄弟。初从贾志成习梆子老生,9岁登台,12岁改皮黄老生,曾演《朱砂痣》等剧。出科后恰逢“倒仓”,遂拜程春禄为师学习京胡,练就了精湛的琴艺,但终未忘记尽早恢复嗓音,多年来勤学苦练,寒暑不辍。在其父的严格要求下,并亲自操琴为其吊嗓。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后终于练出一条金嗓子,并根据自身条件,改工老旦。26岁拜罗福山(1865~1929)为师,并得到居住鞭子巷二条的老旦前辈名家龚云甫(1862~1932)的教益。首次登台演老旦戏为《四郎探母》之佘太君,此乃罗福山有意提携弟子,托病令徒替演,一炮而红。享名后得龚之琴师陆彦庭辅佐,获益匪浅。1933年始,改由曾为其吊嗓的琴师周文贵操琴,周亦曾从程春禄学文场,故李、周二人乃师兄弟,二人合作30余年之久,配合默契。
李多奎之大姐丈,乃中和园经理梁华亭(德贵)。1925年8月程艳秋改组“鸣盛社”为“鸣和社”,社长即梁华亭,故李多奎遂入该社,因该班尚有老旦文亮臣(1878~1938),为程氏之老搭档,故李多奎仅在前场演出小戏,自此搭班有了收入,时年27岁。1930年随程赴沪演出。1932年初,程将艳秋之名改为砚秋,赴欧洲进行戏剧考察。因此,李氏改搭高庆奎之“庆盛社”。1934年,高因嗓病辍演。李又隶尚小云之“重庆社”,曾与尚合作《大登殿》、《桑园会》、《六月雪》、《孝义节》、《四郎探母》等。1937年搭“松竹社”与金少山于华乐戏院合演《断后·龙袍》,引起轰动,二人嗓音棋逢对手,被誉为双绝。亦曾与郝寿臣、言菊朋、孟小冬、章遏云等合作。擅演《钓金龟》、《行路·哭灵》、《太君辞朝》、《徐母骂曹》、《药茶记》、《望儿楼》、《滑油山》等。1950年加入谭富英、裘盛戎之“太平京剧社”,1953年改为北京市京剧二团后,随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历时数月。1955年底与马连良剧团合并为北京京剧团。1956年9月1日,为庆祝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在京京剧名家联袂演出《四郎探母》,时值李之幼子病危,为顾全大局,毅然登台演出佘太君。年底于北京市戏曲剧团年终汇报演出中与高宝贤、慈少泉上演了久未演出的《康氏哭灵》。1957年1月2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于长安戏院举行北京京剧团合团纪念演出《龙凤呈祥》,李多奎饰吴国太。1961年与裘盛戎共同创演了脍炙人口的《赤桑镇》,今广为流传。次年初,因突患高血压中风症住进宣武医院,自此息影舞台。经过一年多的医治调养,身体基本康复。1963年冬,随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京剧影片《铡美案》,因电影剧本压缩了场次改动较大,自己又重新为所饰演的太后设计了唱腔,这是他唯一的电影资料,也以此告别艺术生涯。“文革”时家中被抄惨遭迫害,年近七旬的李老,被打得遍体鳞伤,全家被赶至一间屋内栖身,但他依然豁达开朗,坚信共产党。随着病情日益加重,1974年初,住进了友谊医院,7月25日21时25分,因患肺气肿病逝,享年76岁,后葬于佛山陵园。
李多奎妻室曹砚芬(1908~1995),为著名评书演员曹秉懿之女,据说为曹雪芹之后裔,有关部门还对其进行了采访。共有子女五人,长女维茵,1927年生人,亦工老旦,嗓音酷似乃父,已故;长子宗华,名世宠,1938年生人,工小生,曾从陈盛泰问艺。1954年拜茹富华为师。曾于山东省戏曲学校任教;次子世麟,1943年生人,工丹青,为国画家王雪涛弟子;次女世英,1946年生人,中国戏曲学校60级音乐班毕业生。中国京剧院月琴师;三子世鑫,因癫痫病于1956年夭折,年仅7岁。宗华有两子从艺,长子李昕,1963年生人,自幼随父习艺,亦工小生,曾拜储金鹏为师。1986年毕业于山东省戏曲学校,1996年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后,拜叶少兰为师,今已小有名气,曾主演多戏,为李门第四代传人。其祖父病故时,尚未从艺,今李老地下有知,定含笑九泉。李昕之弟李柯,1966年生人,毕业于河北省戏曲学校,曾为邯郸市京剧团丑角演员,后入影视界。
今逢李多奎先生诞辰105周年,逝世29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示怀念!

(摘自 《档案大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