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今年发表整整六十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毛主席这个《讲话》,如同文艺前进途中的指路明灯。我辈没能赶上亲临现场聆听,只是在解放后从书本上得到学习的机会。但是,仍能获得益匪浅。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根据这个《讲话》的精神,题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词,中央以此作为我们的文艺方针。自此,直到"文革"前夕,全国文艺领域贯彻毛主席《讲话》和这八字方针,都很得力,落实得很好。戏曲团体出现了不在少量的好戏。即使在"文革"中,那些被江青窃为己有的革命现代戏,也都出自广大真正的戏曲工作者之手,也都是贯彻《讲话》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成果。试想演出和观看《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的演员和观众,能不从李奶奶一家、阿庆嫂等人那里受到革命先对敌斗争顽强与机智的教育;从高志扬、方海珍、江水英等人那里受到因公废私、顾全大局,树立正确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吗!
然而,由于"文革"中无政府主义的后遗症,许多人孳长了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别是近些年"钱"字作祟猖獗。以致在文艺方面贯彻《讲话》精神和八字文艺方针不力。在文艺、戏曲中,为个人名利、为金钱而编、而导;更有一些新兴的所谓"策划",既不懂编,又不会导,却在那里指手画脚。于是出现了不在少量的低级、庸俗,使人不思上进,而往堕落里走的精神毒品。小说里、舞台上,尤其银幕、荧屏,别是电视里,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充斥。
毛主席在《讲话》里指出:文艺要提高,不能总是人、手、口、足、刀、尺;不能总唱《小放牛》。毛主席说: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这些年,究竟有多少文艺作品符合毛主席的讲话?仅从北京这个首善之区的京剧来看,这些年多是翻来覆去演那么十来出重在舞蹈、武打的折子戏,甚至是折子戏中的折子戏。说是不能照顾本国人,而得满足外宾的欣赏要求。其实外宾也乐于听优美的唱,看有头有尾的戏。再则是演某些新编或新改编的戏,其中许多都是优秀的传统戏上续貂,或是向所谓的"小品"靠拢,以脱离剧情的贴标签办法,换取观众的廉价笑声,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这都大为降低了格调,有损于戏的艺术价值!不仅与提高和"团结、教育人民;打击、消灭敌人"挨不上边儿,甚至背道而驰。
正因为如此,才兴起了以"好听、好看、好玩"来宣传的口号。说一出戏"好听"、"好看",当然没错;但是说"好玩",就很不妥了。那是把戏当成玩物,像玩牌、玩鸟一样,岂不是贬低了戏,也损害了演员吗?演戏,属于"高台教化",起得是"寓教于乐"的作用;演员,在新社会早已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把戏当成好玩物,则否定了其教育作用,旧社会还有"说书、唱戏劝人方"的话呢。如果把演员当成玩物,等于把演员拉回旧社会,再次成为优伶,与娼妓并列为娼优吗!
当此时际,幸喜李瑞环同志在1985年倡导"音配像"工程。这是继1956年中央根据"百花齐放"原则提出的"发掘传统,抢救遗产"一脉相承的。应该视为弘扬国粹的一大义举。"音配像"工程自1994年开始录制,至尽十七年,已经把可以搜集到的名家录音资料,配成312部戏录制完成。其中包括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名家的代表作。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文革"的禁锢,形成断代,许多在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里不断演出的名剧,"文革"中不许提起,使当时的青少年无从学习;当时的中青年演员以往学过,也曾目睹老一辈艺术家演出,由于自己没得实践,已经淡忘。如果没有这项音配像,必然致成失传的后果。那是艺术上的巨大损失。在重温毛主席《讲话》之时,应该借助音配像这个东风,无情地抨击那些庸俗、低级的文艺作品;热情地恢复演出那些久已不见于舞台的优秀剧目。这是戏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