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买来柴俊为先生著《京剧大戏考》,欢喜了好一阵子。面对印刷精美、资料丰富的这本是书,真是爱不释手。一口气通读了一遍,受益良多。读罢尚有余兴,心中隐有一“盼”一“憾”,不妨直抒于文。
所盼者,读此书对于我们这些京剧爱好者,就难免要“按图索骥”。有些所记珍贵录音,尚未公诸于世。而这些录音又实有出版的必要,可算名家名剧。因此就盼着早一天能与其“见面”,一饱耳福。凭记忆列出一些书中所载之剧目(基本都是全剧录音)于下,望有关音像出版单位给予重视:
马连良------于1947年录制的《清官册》(与袁世海)、《双官诰》(与张君秋)、《苏武牧羊》(与袁、张)
谭富英------于1958年录制的《四郎探母》(与张君秋,谭氏《坐宫》真是令人耳馋)
杨宝森------于1950年录制的《定军山·阳平关》、《王佐断臂》;于1954年录制的《法门寺》《洪洋洞》(此《洪》剧有王泉奎、刘砚亭之“盗骨”一折,十分难得)
李和曾------于1956年录制的《朱痕记》(与江新蓉);于1957年录制的《白蟒台》(与袁世海);于1959年录制的《上天台》(与王泉奎)
陈大濩------于1962年录制的《战太平》
迟世恭------于1990年演出的《卖马》和1992年演出的《二进宫》(与尚长荣)
谭元寿------于1980年演出的《打金砖》
关正明------于1962年录制的《继盛修本》
李家载------于1961年录制的《大登殿》(与童芷苓、李玉茹)
李鸣盛------于1958年录制的《三家店》
张文涓------于1941年录制的《乌盆记》;于1963年录制的《定军山》
张少楼------于1961年录制的《取帅印》
孙 岳------于1961年录制的《哭祖庙》;于80年代演出的《乌盆记》
汪正华------于1963年录制的《法场换子》
……
精力所限,只罗列生角部分。这些录音哪个不让人心动呢?哪个不是“梦寐以求”的呢?还望存有这些录音的单位或个人,能体恤广大京剧爱好者的一片痴心,早日让它们“走”进千家万户吧!
所谓一“憾”,是发现本书同几年前编录的《京剧大典》一样,对花脸部分略显“单薄”,与生、旦比较,似在花脸部分着墨过少。既然生、旦部分都已点到了孙岳、李鸣盛、张学津、孙毓敏等名家,那么同一“辈”的花脸名家王正屏、袁国林、方荣翔、李长春等似也应有所涉及,且他们并非无戏可考。再者,生、旦部分也似有遗漏,即便如《编辑说明》中所写要“详古略今”,如王则昭、高宝贤、李崇善、程正泰、薛亚萍、杨淑蕊、王梦云等名家尚可一略,但如李洪春、张云溪等名家是否应列书中呢?他们也是有戏可考的呀(书中“马长礼”一目,不就列了一个电影版的《珠帘寨》吗?)。另外,“详古”也有疏漏。比如李宗义的《打鱼杀家》、《逍遥津》、《碰碑》;周啸天的《李陵碑》;李和曾的《打鱼杀家》;言少朋的《芦花河》、《朱痕记》等等均未能选入书中。若这些还不算“古”,那么再如周信芳的《澶渊之盟》、赵松樵的《刀劈三关》、唐韵笙的《华容道》《挑袍》总应在其内的。再往“古”了说,李适可的《桑园寄子》长达30分钟,十分珍贵,是研究余派之重要资料,也被忽略了。此处说句题外话,有关出版单位,可拟一主题,将张伯驹、李适可、韩慎先、程君谋及刘曾复、欧阳中石等票界大家的唱段和剧目录音合辑出版几盒音带,以兹参考。
当然,每件事都难免有所遗憾。此书“挂万漏一”实是可以理解,并对柴先生之辛劳深表敬意,更难得此书装祯印刷都为上品,校编更是仔细。对于戏迷,可谓幸事。若将来能有补遗之卷,是再好不过。
这一“盼”一“憾”,都是喜跃之余的奢求。衷心向此书的编者、印者,说声“谢谢!”、道声“辛苦!”。也衷心向能将书中涉及的未出版过的珍贵音像编制出来的音像公司,提前说声“谢谢!”、道声“辛苦!”,烦请尽快将这些名家名剧列入出版计划之中,免得我们戏迷望“书”止渴吧!
本贴由裘迷于2004年12月21日12:43:48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