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社会,戏曲演员被称为伶人、伶工。报刊上登载戏曲演员的照片,照例称为“名伶×××”。更高的称呼有伶界大王。女演员称“名坤伶×××”。少年演员则称童伶、名童伶。业余演员称为票友。著名的票友,如果在报刊上登载照片,则书“名票×××”。
票友一词来源于清朝八旗子弟。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喜欢唱一种类似单弦、牌子曲的说唱表演形式,称它为子弟书。八旗衙门对于这部分喜欢说唱的人员进行管理,凡是合格的人,发给一个执照,可以解释为是说唱的准许证。这个执照是一张木版印刷品,四周是比较粗糙的龙纹,中间填写某旗、某佐领下人,姓名、年貌等等。这个执照俗称龙票。凡持有龙票的人,有资格被邀请去演唱子弟书,不要报酬。人称他们为票友。后来,西皮二黄戏兴盛起来。有不少观众爱好演唱西皮二黄戏,被人邀请去登台演唱,也不要报酬。虽然这些不要报酬唱西皮二黄的人,并没有衙门发给他们的龙票,可是人们也称他们为票友。清朝末年西皮二黄戏领域里,票友下海成为大名角的有不少,例如:老生孙菊仙、汪笑侬、王雨田、张毓庭、王又宸,小生德珺如,花脸金秀山、黄润甫。民国以来下海成为名角的,如:老生言菊朋、奚啸伯,旦角朱琴心、黄桂秋、李香匀,小生金仲仁、俞振飞等等。像“遥吟俯畅雅集”,这种非职业性的演戏组织,还被百代公司邀请录制唱片发行。文武昆乱不挡的溥侗先生虽然被内外行尊崇为“泰山北斗”,但始终未下海。他所组织的言乐会,曾整理演出过一些濒临断绝的戏。还有春阳友会也是经常演出冷门戏的组织,余叔岩先生青年时代倒仓后就是在这个组织里演出成名的。票友们对于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起过推动的作用。
“名伶”和“名票”这两个不对应的名词,是在全国解放后同时消失的。在报刊上出现的新名词,对于专业演员称“京剧演员”或“京剧名演员×××”、“豫剧名演员×××”等,总之从1949年到现在,再也未出现过“名伶×××”的字样。自全国解放后,北京及外地许多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纷纷成立业余京剧团,这些剧团,正式的称为“××业余京剧团”,并没有票房之称。在"文革"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举办过正式名称为“业余京剧演员大赛”的比赛,分老生组、青衣组、老旦组、花脸组。我的同事纪中锐先生曾经以《击鼓骂曹》一出戏获奖,获奖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正式组织公演,发给他奖状。此间绝无票友二字出现,这都是有案可查的。奇怪的是,这个绝迹已久的“票友”一词,竟在近十年内出口转内销了。我想,人家专业演员都把“名伶”的帽子扔掉,不再拾起来,为什么业余演员偏把这个和“名伶”对应的“名票”一词捡起来?当然,谁愿自称“名票”是个人自由,但我希望文化部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仍用“业余演员”这个名词,不要再提倡“票友”这一词了。
(摘自 《故宫退食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