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 夏康达

10月7日,央视《东方时空》采访了京剧作曲家朱绍玉,介绍他在京剧音乐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成果。众所周知,传统京剧音乐是一曲百用,即使是新编剧目,往往也无特定的曲作者,而只有唱腔设计。朱绍玉突破常规,为新编京剧谱曲,改一曲百用为一曲专用。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吸纳民族音乐乃至流行音乐的某些因素,并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作品受到观众欢迎和京剧界的关注。他还拟进一步进行京剧实验,尝试创建“轻音乐京剧”。这引发了我对传统戏剧继承与创新这个老问题的一点思考。但我的戏剧知识有限,便与戏剧专家吴同宾先生进行了一次讨教性的对话。

夏康达:最近朱绍玉的作品音乐会,对京剧的改革与创新无疑会产生影响。您是京剧行家,不知您对京剧改革持何观点?

吴同宾:我的态度是比较折中的。京剧的发展,当然首先要继承传统。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剧,成为国粹,就因为它在一百五六十年中所积累的丰厚根基和优秀艺术传统;如果脱离传统,也就不是京剧了。另一方面,京剧的形成过程又是兼容与开放的,不说元杂剧、南戏等悠远的渊源,汉调、徽调、昆曲、梆子等都是京剧的“营养库”,甚至还吸收了武术、杂技的某些滋养,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才形成了如今特色鲜明、蕴含深厚、艺术精湛并相对完美的中国最大的传统剧种。面对当前社会生活和大众审美的巨大变化,京剧发扬其初创时期兼容与开放的传统,有所改革与创新,是完全有必要的。

夏康达: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没有前期的吸纳与创新,就不会有后来的京剧;没有今天的吸纳与创新,就不会有京剧的将来?京剧鼎盛时期,虽然进过宫廷,但还是属于大众文艺,它的观众不仅有皇属官僚,文人学者,更有大量平民百姓。曾几何时,京剧变成了高雅艺术。虽然大众文化水平大有提高,但京剧观众却在减少。侯宝林相声中说的旧时戏园子里“热毛巾飞上飞下”虽然无序,但这种火爆和热闹,不也使我们今天的剧场经理有点羡慕吗?一种大众文艺一旦转化为高雅艺术,固然说明它的品位提高了(有时也不一定),但同时也意味着开始远离大众,可能预示着衰微的开始。再进一步发展,如确是精品,会作为“博物馆艺术”被保留下来。在这个时候,改革与创新将成为保持其生命力的当务之急,即使是比较年轻的剧种(如话剧),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吴同宾:对京剧来说,当然还不会成为“博物馆艺术”。但你的意见值得考虑。昆曲原先应当也是具有广大观众群的;但是到后来,日益曲高和寡,难以振兴。诚如一位专家所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曲词太雅,很难听懂。后起的京剧正因为更加贴近大众,才兴旺发展起来。

夏康达:我对朱绍玉的作曲注重现代性颇为赞赏。我还有一个“谬论”,对古老的剧种来说,当代观众的接受过程,往往是从现代走向传统。比如我以前不看京剧,最早接触的是现代戏《红灯记》和《沙家浜》。当时,就感到惊讶--京剧还有这样丰富的表现力。现在我看一些传统剧目,虽然依然是外行,但感到有点意思了。如果一开始就让我看有大段唱功的传统名剧,我会坐不住的。因此,作为一个外行观众,我认为传统剧种的改革创新,适度加强现代色彩--不仅指创作题材,或许更重要的是审美情趣的现代性,是很重要的。至于像京剧交响乐、“戏歌”之类的京剧“变奏”艺术,作为对青年观众的普及、熏陶也会有一定作用。但您作为一个行家,或许有不同见解吧?

吴同宾:现在京剧用管弦乐伴奏,我并不反对。原来京剧只用京胡伴奏,梅兰芳后来加了二胡,现在看来或许是件小事,但当时确实反响很大,实际效果很好,但也只用于旦角。过些时候老生也用了,终于形成了京剧伴奏的新格局,这不也很好吗?不过,京剧的伴奏是“一对一”的,主要是京胡,别的乐器是附属的。伴奏就是伴奏,音乐无论多么丰富,还得以戏为主。现在有的伴奏用上几个扩音器,连打击乐器也用,演员的演唱反而被淹没,这就喧宾夺主了。京剧变成交响乐,我不太喜欢。(夏康达:这或许对交响乐的民族化意义更大。)但包括“戏歌”在内,这些形式我并不反对,只是对京剧发展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夏康达:谈到这里我想打个比方。如果将京剧比作一棵大树,传统就是它的根,而改革与创新则是不断萌生的新芽。只有根深又叶茂,才能永葆青春。

(摘自 《今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