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一大早,陕西南路的汉源书店,走进来的每一张面孔都很眼熟——王世泽、邓沐玮、王平、魏海敏、奚中路、华雯、曾静萍……三天的演出让名家们齐聚上海,机会难得,上海剧协特地在此办了一场“戏剧面对面·名家和青年戏曲艺术沙龙”,让年轻后辈们讨教一下“戏曲要怎么发展”的话题。
气氛很轻松,但话题却渐渐严肃。来自天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京剧武生王平老师快人快语:“今年4月份梅葆玖先生也离开了,大师们一个个都走了。我的老师谭元寿,说‘(如果把京剧艺术比作一瓶醋)我现在连醋底儿都不够’。这么大的艺术家都这样说,那接下来就是看我们这一代人了。我们下面这些年轻人是不是还喜欢这门艺术,我真的很困惑。”王平举例说,天津戏校在两年多前招了一批学员,“都是那种家长呵护着,家里吃好喝好送到艺术学校的,不说车接车送,起码也是别受累。这怎么搞艺术?毕业之后去院团,反馈的情况就是,基本上连半成品都不够,院团好不容易挑出几个来,其他好几十位,会吃会玩会娇会闹,就是舞台上不行。现在不是戏曲的上升期,是下降期,缩水得厉害,喜欢的人越来越少。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让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当然大千世界嘛,大家都越来越务实了,干京剧发不了财,它就是一个理念和一个追求,所以,如果不是真的喜欢,那就趁早(放弃)。现在各个剧种都是这样,我担忧我们这一代是真的想把老师的东西接过来,下面这一代未必。”
一样来自天津的著名花脸邓沐玮先生心情则比较放松:“我倒觉得不能太悲观,我小时候在戏校也是玩过来的。其实也有这种情况,就是老一代永远对下一代担忧。要发展,凝固保守不行,思想突破不了自己也不行。京剧发展得最好的时候,就是徽班进京那个时候,所以现在也要向那时候一样,吸收各种营养。”
年轻人里爱玩爱闹怕吃苦的有,但焦虑的也有。上昆年轻的“杜丽娘”罗晨雪就好纠结地跟前辈们讨教,遇到职业瓶颈期了,怎么办?曾静萍支招:“其实我自己三十几岁的时候也蛮犹豫的,有的戏感觉再演也就那样了,但后来发现,不进步不是戏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悟性不够了,要外求。怎么求?就是去多观察生活,琢磨生活,包括网络。我比较反对学习就要往一个死胡同里走,偶尔跳出一下,人活着,很多东西是要你去学习的。”看得出她是淡定的乐观派。
乐观或者忧虑都是因为有爱,但是这份爱确实也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王平和曾静萍们还是亲历过大师或者至少见到过大师背影的一代艺术家,那么更年轻的一辈演员和观众,他们要如何去传承,如何去感受?这真的是一个难题。也许暂时还无解,但这两天在剧场内外,笔者还是看到了不少励志的瞬间,比如不少90后走出剧场说自己被扫盲并从此爱上了梨园戏;比如连着看完三场整整800分钟马拉松式演出的超铁杆观众里,来自各院团的年轻而又熟悉的面孔好多!(记者 邱丽华)
(摘自 《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