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舞台大制作现象日渐严重,大制作之风似乎越刮越猛,文化界人士对此深为担忧。

舞台艺术成了技术展示

当前的艺术舞台上,不论是歌剧、舞剧,还是戏曲、话剧等,舞台制作都在努力求大,追求形式的奢华。场面要大,演员要多,音响要重,灯光要达到一定数量,舞美要豪华,服装要华丽,道具要多,当然投资也要大……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主创人员的大手笔和剧目的高科技与现代化。
艺术应该讲究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可现在不管内容是否需要,创作者都喜欢在舞台上营造视觉“冲击”效果:盖房子,盖宫殿,或者架满钢筋水泥,还有的把汽车、摩托车开上台,把活马拉上台,甚至把坦克直升机开上台,至于呼啦啦上几十个演员,十多道甚至几十道光柱光芒四射更是家常便饭。乍一看,舞台很热闹,有气势,可是看完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

演员表演成了陪衬

台上几步路,走过几百年。一队兵表示千军万马,几面旗比拟浩荡战场。舞台艺术尤其是戏剧,写意性、虚拟性,讲究以少胜多,强调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以矛盾冲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吸引人。以往的戏剧舞台上多设置一桌二椅,也是要给演员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间。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牵引观众。哪怕是一个跟头后的脚底跷起,也是展示足尖功夫。如果演什么往舞台上搬什么,演黄土高坡在台上搭山沟峁梁,演千军万马往台上调人调马,就表现不出戏剧艺术的空灵之美和独特魅力。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等都曾强调过舞台艺术不能乱用布景,否则演员的表演就成了陪衬。
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曾讲过一个例子:有人问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挂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能看到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用实景表现,则韵味全无,戏剧的独特韵味没有了。
重庆市文化局局长王洪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舞台艺术其实是一门表演艺术,是以小舞台展示大世界,如果过分倚重包装,制作太大、太实,容易本末倒置,以形式压倒内容。

形式掩盖功力不足

现在有的舞台制作动辄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动用演员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制作出来的“行头”一般剧场放不下,甚至连省会城市的剧场都放不下,难怪有人慨叹:制作实在太“大”了。
舞台艺术之所以“大”风渐长,甚至日益流行,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有的是想掩盖剧本不强、演员表演较弱的不足,有的是盲目跟风,互相攀比,有的是哗众取宠,意欲“与众不同”,还有的花着别人的钱自己找感觉。其实大制作的负面影响非常醒目:提高了成本;使演员的表演退化;误导了观众的欣赏趣味;易导致创作人员过多关注戏剧本体之外;更容易以形式掩盖内容的缺陷。一位专家指出,一出戏的关键是剧本,最终能留下的是剧本,能成名的是演员,肯定不是舞台制作。不在关键处下功夫,单纯在形式上做“大”,是没有把握艺术的精髓。

唯“大”成风不可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舞台制作根据内容需要和观众的欣赏习惯,大一些、气派一些、讲究一些未尝不可。但现在的制作求大已成了一种风气,成了一种时尚,这就没有必要。前不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在北京演出话剧《艺术》,这台戏从头至尾舞台上只有几个沙发,一块白木板,显得简单甚至简陋,演员也只有三个,全是男性。但这出戏却让观众领略了话剧艺术的真正魅力。编剧的智慧,对白的机巧和幽默,演员表演的老到,被观众赞为“棒极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舞台需要气势,追求生动形象,但绝不等同于大制作。如今,一些作品投入巨资制作出来,但演不了几场,甚至只演一场,就偃旗息鼓,束之高阁;有的不发达地区的院团为追赶时尚,盲目跟风,把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耗费在不必要的舞台制作上,这是极大的浪费。不少人认为,舞台制作并不是非大不可。当大则大,需小则小。无论如何不能将“大”作为艺术追求,不能以形式淹没内容,更不能让“大”成风,成为时尚,让崇尚奢华之风越刮越猛。
有人建议,要刹住大制作之风,舞台艺术应加强管理、引入成本核算;讲投入计产出;杜绝政绩工程、评奖工程;按照艺术规律办事,练好内功,拒绝浮躁等。
艺术是源于大众的,只有回归大众才有生机活力。舞台艺术最广大的观众在基层、在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艺术的终极指向。

(摘自 《人民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