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岛市京剧院“新生代”演出有感
吕铭康
10月2日晚,在举国上下欢庆国庆佳节期间,青岛市京剧院在青岛人民会堂举办了他们引进的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汇报演出晚会。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这些“新生代”以其扎实出色的京剧技艺基本功和优美的演唱、高难度的武打,在座无虚席的人民会堂,不断博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大家都欣喜地深感,青岛的京剧艺术确实是后继有人新人辈出,并且必定有着光辉的前程。
在演出前三天——9月29日上午,我就应青岛市京剧院院长吴平之邀,来到排演场观看了他们的“响排”。尽管这些年轻演员还没有扮上戏,但他们那种认真执著和令人叹服的念白、演唱、表演水平,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吴平院长告诉我:作为全国省级重点京剧院团的青岛市京剧院,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使青岛的
京剧后继有人,先后从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这两个国家级艺术院校,引进了老生、花脸、旦角、老旦和短打武生、长靠武生等行当的多名优秀毕业生。这些朝气蓬勃“新生代”的到来,给青岛的京剧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在演出晚会上,这些非常年轻的京剧“新生代”共演出了《夜探浮山》《窦娥冤·法场》《遇皇后》《坐宫》《火烧裴元庆》五出传统折子戏。所有担任主演的演员最大24岁,最年轻的才19岁。
首先登场的是久违舞台的传统武戏《夜探浮山》,扮演主角贺天宝的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蒲冲聪。这出戏文武兼备,主演着箭衣、扎大带、戴髯口、拿马鞭,而且还要背插双刀。这些给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和开打,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而蒲冲聪凭着自己非常扎实的功底,无论是干净利落的走边,还是娴熟舒展的双刀,还有生猛火暴的开打,都使得观众得到一种痛快淋漓的艺术享受。这出开场戏,一下子就紧紧地吸引着广大观众。
接着,出场的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周兢。她曾经在2006年山东省中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中,以一折《锁麟囊·春秋亭》而获得金奖。众所周知,《窦娥冤》是一出程派名剧,今天她演出的是其中《法场》的一折,由于剧情悲戚凝重,完全是以演唱为主,因此难度较大。周兢的嗓音厚重,具有学习程派的最佳条件。而她的演唱跌宕起伏、委婉低回,既耐人寻味,又撼人肺腑。另外,之所以还引起青岛老戏迷格外欣喜的是,过去青岛专业的京剧演员就从来没有一个程派青衣。而程派在青岛又一直拥有大量的观众,现在终于让大家如愿以偿了。
《遇皇后》是一出老旦、“黑头”(铜锤花脸)的“对儿戏”,并且早已脍炙人口。今天扮演李后的毛兰和饰演包拯的李德旺,都是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毛兰,出生在典型的梨园世家,她的爷爷就是“四小名旦”之一的毛世来先生。毛兰这个做孙女的,却是根据自身的条件专攻老旦。她的嗓音宽厚宏亮,音质饱满明净。她在学习老旦宗师李多奎的基础上,加强了唱腔的力量,高腔苍劲酣畅,低腔委婉沉重。因而,毛兰的演唱不断博得掌声。年轻的裘派花脸李德旺声如洪钟,演唱能够做到胸腔、鼻腔、头腔共鸣。京剧历来讲究“三分唱,七分念”,近年来注重演唱的具多,看重念白(尤其是韵白)就显然少一些。这就使得众多老戏迷感到欠缺和遗憾。而李德旺的念白就相当地道,再加上花脸独有的发声,这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他来剧院不久,便在山东省中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获奖。由此可见,这二位都是很有艺术潜质的后起之秀。
众所周知,《坐宫》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生、旦“对儿戏”。四郎杨延辉的扮演者苏旭和扮演铁镜公主的赵澜,都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这出戏里,他们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实力。已经度过了“变声期”还不到20岁的苏旭,无论演唱还是念白,嗓音格外干净,没有丝毫杂音,令人惊喜不已。而且还做到了高亢脆亮,尤其是最后戏迷们最为关注的嘎调“叫小番”一句,唱得轻松利落,顿时全场掌声雷动。苏旭在前不久的山东省中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获奖,他确实是一个很有前途且非常难得的余派老生。赵澜的嗓音甜美圆润,表演雍容大方,在学习梅派艺术上很有成就。上个世纪30年代,梅兰芳与著名余派女老生孟小冬曾经成功合作《坐宫》而深受欢迎。如今,赵澜、苏旭这一梅(派)一余(派)的青年组合,又在青岛舞台上珠联璧合演出《坐宫》,自然受到戏迷朋友的热烈欢迎。
作为晚会大轴的《火烧裴元庆》,是一出表演难度非常大的长靠武生戏。2000年首都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时,青岛市京剧院曾经以此戏而蜚声全国。时隔16年后的今天,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张亮担纲了主演。戏中的裴元庆脚蹬厚底、身着硬靠、头戴翎子、手握双锤,这些就已经给演员的表演与武打增加了相当的难度。而戏里还有一般武生演员难以做到的“耍锤”表演,既有高抛旋转的倒挂金钟,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锤花。同时,还有高台翻下和运用自如的腿上功夫。这一招一式超高难度的表演,不时激起极其热烈的喝彩声和暴风雨般的掌声,将整个京剧晚会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整个演出中,在场上配戏的演员,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为了烘托台上这些朵“红花”,而甘当“绿叶”。他们是那样的认真投入,一丝不苟。扑跌翻滚,精彩纷呈。我还发现,乐队中"武场"(打击乐)也是清一色的年轻人。由于有《洗浮山》和《火烧裴元庆》两出武戏,锣鼓声自然就更加震天动地……
京剧晚会结束后,全体演员登台谢幕,戏迷们向他们献花。前来观看演出的青岛市委副书记蔡伦斌、王文华和市领导孙炳岳、孔心田、马论业等,都登台与演员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
完戏后,许多观众还流连忘返不愿离去。他们说:这些青年演员虽然还有些稚嫩,但他们有着较高的艺术素质和演出水平。大家为青岛的京剧有了美好的明天和希望,而深感格外高兴。
吴平院长坦诚地对我说:“我们艺术院团必须要有人才,一定要构筑艺术高地,让京剧能够继续健康发展!我们为了吸引这些年轻的艺术人才,既要考虑他们的工资待遇,同时还要多给他们提供演出机会。”我听后,确实感触良深。因为我从50年代初就一直看当时的青岛京剧团演出。那时,许多青年演员是非常难以有机会担任主演演戏。像是后来担任过山东省京剧院院长的长靠武生曾广发(现已退休),50年代中期在青岛京剧团,开始也最多是有机会演出《挑华车》作为开头的“垫戏”。思前想后,现在的青岛市京剧院已经是今非昔比,真正成为尊重人才的艺术院团,为振兴和发展京剧艺术,做出了可喜可贺的贡献。
2006/10/2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