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都出汗的大热天里,中国京剧院并没有“歇暑”,开始了集中复排优秀传统戏、现代戏。二团复排了40多年没有在舞台上演出过的优秀现代戏《红松店》、《送粮》和传统戏《战太平》、《龙虎斗》,并将于7月2日至9日的周末,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公演。
昨天,记者专程赶往中国京剧院“探班”采访。尽管没有正式服装、没有灯光衬托、舞美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正在加紧排练的《红松店》、《送粮》依然给记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两分钟的戏重走了七八遍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送粮》绝迹舞台40年后将于7月2日在中国京剧院实验剧场再次亮相。这虽然是出40分钟的小戏,可导演和演员们都很重视,拿出了自己的最大热忱。记者留意了一下时间,排练一直到中午12点10分,导演黄占生、刘海生才叫停,演员们走出排练室已是大汗淋漓,端着盒饭草草地吃了几口,就坐在练功房的墙角下休息,因为2点又要开始排练了。
《送粮》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贺吉标一家为游击队送粮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感人故事。这出戏创作于1965年,曾经由京剧表演艺术家杨秋玲担任主演。此次复排,她不顾身体的不适毅然担当起了复排艺术指导的工作。剧中由梅派青衣邓敏、丑角演员徐孟珂分别饰演贺大嫂和贺红七。这出戏的难度较大,唱、念、做、打、武都集中在主演身上,黄占生要求演员打破原有表演的框框,重新找准人物的感觉,情感要炽烈,表演要有爆发力。为此,一场两分钟的戏重复走了七八遍。黄占生说,40年后再排《送粮》,现在的两位主演已进入了他们自己的艺术创作黄金期,在表演时充满了激情,常有超水平发挥,这让他很欣慰。
杨秋玲筐里放砖找感觉
今年64岁的黄占生当年在戏里扮演贺红七,回忆起当年排戏的情景,黄占生满脸兴奋地说:“当年杨秋玲演贺大嫂,因为在戏里爬山、过河始终要挑着担子,所以秋玲找来几块砖头放在筐里,每天都在院子里挑着担子找感觉。”虽然事过境迁,黄老已经对当年的表演和唱腔印象很淡了,但是乐队一起音乐,黄老便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见记者有些怀疑刀具、扁担和筐的重量,邓敏顺手把扁担架到了记者的肩上,这塑料道具竟然真有20多斤重。邓敏说:“演出的时候不会这么重,这是为了排练我专门加了重量寻找真实感。”“这么重的担子挑着够呛吧?”邓敏笑着捋起袖子给记者看,仅仅几天的排练,邓敏的肩膀上已压出一道深紫色的印。
与40年前的《送粮》相比,此次复排只增加了武打。负责武打设计的刘海生介绍:“根据剧情,我为这出戏设计了4大段打,特别是最后的大开打非常热闹。抢背等京剧技巧都会在戏里体现。”
徐孟珂此次饰演一位12岁的小孩贺红七,要机敏灵活,对于丑行出身的他来讲,倒是很适合这个角色。为了找准孩子的神情,徐孟珂恶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和《小兵张嘎》。
王晶华怀孕4个月排《红松店》
首创于1965年的《红松店》,是同名歌剧移植的一出京剧。它讲述的是一位老红军冯松退休后,政府在通往井冈山的路上给了他一所房子养老,他用这所房子开了一家名为“红松店”的免费客栈,以方便山中路人,恰巧当年的红军女英雄韩梅带着孩子来投宿,引起了他们对过去的回忆。他们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年轻人。这出戏当年由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玉璋、王晶华主演。此次复排,剧本、音乐基本没有改动。舞美设计方面也力求简约。王晶华、孙洪勋担任艺术指导,魏积军、毕杨分别饰演当年的红军宣传员冯松和老红军女干部韩梅。
彩排现场,舞台一旁的王晶华嘴里一直跟着演员在唱,《红松店》中的韩梅是她毕业以后接受的第一个现代老年妇女形象的创作任务。剧中韩梅的一段【西皮摇板】转【流水】,王晶华唱得豪迈、爽朗,意气飞扬,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激情。特别是其中“风雪征途江山美”一句,唱得摇曳多姿,质朴而又俏丽,把井冈山上的诗情画意和革命老人对老革命根据地的深切执著的爱恋心情,一齐烘托出来,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王晶华告诉记者:“因为当时的唱腔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没有忘。”当年排这出戏时,因为每个演员都提前琢磨好了自己的角色,因此一个星期便将戏立在了舞台上,同时京剧首次采用西洋乐器伴奏也是通过这出戏实验而成的。记者让王晶华讲几个当年排戏时的故事,她笑笑说:“当年我排这戏时,已经怀孕4个月了。虽然穿的衣服比较宽松,但是站起来还是能看得出来,所以我对这出戏印象特深刻。”
魏积军满街找老年人感觉
作为花脸演员魏积军,演现代戏还是第一次。对他来讲不论是在形体动作、还是在人物表演等方面,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魏积军说:“整个台步和念白都变了,虽然我满街观察那些60多岁老头的脚步,但是现在的老人都很精神,68岁的老头基本上都挺着背,步伐还都很矫健,所以我只能通过过去照片上的老人样子找感觉。”毕杨虽然以前演出过现代戏,但是对于一个新的角色来讲,年龄差距,人物刻画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工夫。
李岩、魏积军苦练双鞭棍
优秀传统戏《战太平》、《龙虎斗》也是这次复排的亮点。这两出戏都是京剧的骨子老戏。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要求非常高。虽然这出两出戏不长,但是都是检验演员功夫的好戏。而且,近些年已经在舞台上没有演过。
对于优秀老生演员黄炳强来说,出演《战太平》,是他自上了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后学习的一出戏。经过近三年的打磨可谓是用心良苦了。在这出戏里,特别是甩发功用得比较多,扎靠加上高难度的武打动作也使得表演非常难。这出戏得到了老艺术家尹培玺老师的指导。
传统戏《龙虎斗》是由老生名家李岩和魏积军主演。为了演好这出戏,作为指导老师的曹韵清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在这出戏里,最难唱、最好听的就是【二黄】唢呐腔,好看的是“双鞭”与“京棍”的几套对打。魏积军每天排练都是一身汗,总想练就最高的水平。
此外,剧院一团不久前开始复排的《柳荫记》,由李胜素、江其虎主演。目前复排工作进展顺利。该剧将于7月复排完成,并将于8月份赴台首演。(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