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雁荡山》的排演最初是1951年东北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团(简称东北京剧团)根据院长李纶的提议,由该团副团长徐菊华编写剧本初稿后,经李纶定名为《雁荡山》的,并在1952年4月正式投入音乐(文场)和武打创作。当时的创作目的和排演任务都很明确,即招待来访的外宾及当时留沈工作的苏联专家,因此在设计之初便以全剧不使唱念,只用音乐、舞蹈、动作,但能表达剧情作为创作标准。
最初《雁荡山》的音乐设计主要由高永福、张少卿、于印堂、尹瑞泰、张朔、何长青等人根据传统曲牌[耍孩儿][哪吒令]等改编和节选而完成的。而由徐菊华、李春元、崔庆禄、李福有、张全奎、尚云亭等人设计了一套“陆战”、“水战”、“攻城”的武打动作。据该剧音乐编奏者之一的何长青介绍:就这样经过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排练任务,并在1952年“五一”节后首演于沈阳人民体育场。当时剧中孟海公与贺天龙分别由张世麟、李春元扮演。由于该剧演出效果反映强烈,所以东北戏曲研究院决定这出戏和尹月樵、秦友梅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代表东北京剧团的创作剧目参加这一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为了提高剧本质量参加汇演,戏曲研究院又组织了姚怡德、苏扬、刘珠(文场)和何荣崐、石枫、陆殿国(武场)以及崔维玉、李俊玉、刘云鹏、景长生(武打设计)等人联同《雁荡山》第一稿的创作者集体在一稿的基础上对音乐、武打、服装进行了修改和加工,从而增添第一稿所没有的“前奏曲”,“贺天龙败上”和“夜袭”;后来全国通用的白靠、紫靠和豹衣豹裤也都是那时根据该剧的服装设计赵荣琛与李春元研究设计后,由李春元绘制的小样而确定的。为提高演出质量,戏曲研究院又从东北各省市借调来王明成、王春义、八龄童、白金城等一批武功基础过硬的演员参加剧组排练并一同赴北京参加全国汇演。1952年10月《雁荡山》在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获得演出一等奖,主演演员张世麟、八龄童分别获表演二、三等奖,该剧总导演徐菊华获荣誉奖状。该剧执行导演李春元回忆,在大会的闭幕式上周总理还特别指出:“东北演出的《雁荡山》给京剧武戏开辟了一条道路。”
汇演结束后,《雁荡山》剧组应邀到武汉、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巡回演出达90余场,观众达12万余人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戏曲学校(今中国戏曲学院)还特地把《雁荡山》作为实用教材,并拍成电影。1953年李少春代表中国京剧院赴布加勒斯特参加第四届“世青节”曾演出此戏,同年李春元、田中玉等参加的第二批东北人民慰问团也带此戏跨过鸭绿江慰问了志愿军战士,受到了一致好评。
1954年东北京剧团《雁荡山》的原排剧组随东北歌舞团赴东德访问演出;1955年该剧组又随中国艺术团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节,并到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英国、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八个国家进行了访问演出,期间演出129场,观众达23万人次。一时间一出《雁荡山》轰动了整个欧洲,各大报刊争相报道、评论,所看过演出的观众也无一不为剧中纯熟、精湛的绝技而惊叹。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的百余场当中不论受什么样舞台和剧场的限制,每一次演出的时间上下相差总是不超过1分钟。作为大型武戏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演员与乐队之间的配合达到了怎样的默契。
(摘自 原《梨园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