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一折是《连环套》的高潮, 是黄天霸与窦尔墩碰面的戏, 因为郝寿臣与杨小楼的"拜山"被普遍推崇, 两人丝丝入扣的表演成了此折的经典, 这里就着重说郝派的"拜山"。 开场窦尔墩唱西皮摇板"忆昔当年论刚强", 转流水"赌斗输赢震四方, 三太老儿夸志量, 比武的仇恨某挂心旁, 御马到手我的精神爽!"最后是散板"要害三太全家亡"。这时二头目报大头目山下被擒, 窦尔墩正欲带众喽罗下山, 见大头目进来, 窦问他如何逃脱,大头目说提及寨主的威名, 那镖客( 即黄天霸 )就放他回山还要上山拜会。这时有喽罗呈拜贴, 窦念道:"浙江绍兴府保镖黄……啊!", 忙问此人多大年纪, 报子说有三十上下, 窦尔墩松弛下来, 唤:"后生之辈, 叫他进来。"大头目向窦尔墩提意列队相迎, 窦爽快答应(这是对大头目的尊重)。于是, 黄天霸登场了。
二人落坐之后, 先寒喧几句, 而后步入正题。黄天霸是来探访御马下落的, 因此将话题很快引到了马上, 他向窦尔墩透露"一桩好买卖", 即在马兰关见过一匹千里马, 若谁能得到此马, 定能如虎添翼。窦尔墩一问详情, 知就是自己盗来的御马, 见这镖客真心结交, 便将自己盗马的经过告诉了黄天霸(表现了他的坦诚), 黄天霸佯装不信, 窦尔墩就命大头目把马牵来, 观众此时也为窦尔墩提起了心, 这里有两人你来我往互咬劲的对白:
窦尔墩: 镖客, 请来看马
黄天霸: 哎呀呀! 果然是金鞍玉辔, 黄绒丝缰, 项下提胸对对成双, 见马犹如见主, 愿太尉千岁! 千千岁!
窦尔墩: 哎呀, 乡下人啊!
黄天霸: 寨主, 想此马生在世上, 无非是享受清福, 足下未必能快吧!
窦尔墩: 某盗马时节, 也曾乘骑, 它倒能日行千里。
黄天霸: 如此说来, 此马能行。
窦尔墩: 能行。
黄天霸: 快得很?
窦尔墩: 快得紧!
黄天霸: (忽的上前)待某乘骑!
窦尔墩: (一惊)牵下去!(起戒心)镖客, 你莽撞了啊。(干笑)哈哈……
这时窦尔墩已开始怀疑黄天霸, 提及自己仇人与他同姓, 黄也不隐瞒, 说黄天霸就是他的先父, 并告之早已过世, 窦尔墩十分恼怒, 要拿下天霸, 这里又是一个高潮。大头目见状认为应一对一比武教量, 窦尔墩觉得正合心意, 相约明日与天霸比武, 若取胜就让天霸替父顶罪, 若败了就献出御马, 随他去投案, 并执意送天霸下山。年迈的窦尔墩为什么同意与正在盛年的天霸比武呢? 正说明他的自负和磊落的一面。
"拜山"在"念"及"做"上很吃功夫, 郝寿臣与杨小楼两位大师, 将大篇的台词念得有张有弛, 有松有紧, 真可谓惊心动魄。我常常反复听他两人录制的音带, 百听不厌, 荡气回肠。郝寿臣的弟子, 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曾再演《连环套》, 但还是不及先师风范, 也不如他自己的曹操、李逵和鲁智深那样立得住。便是如此, 还是能看到郝寿臣当年的影子。郝、杨的"拜山"已成令人仰视的绝响。
再回来说戏, 天霸下场, 窦尔墩也是很佩服他的胆识的。他有四句唱:"他父是英雄儿好汉, 天霸可算将魁元, 明日山下比交战, 不知那谁胜谁败谁当先, 喽罗的你就忙把寨门掩。"最后回身站定, 唱"侠义英雄出少年!"我觉得这几句词的内涵很多, 前面说黄三太是"老匹夫"而这里却说了心里话, 称"他父是英雄""天霸可算将魁元"。对于明天的比武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只能感叹英雄出在少年。
"盗钩"一折, 主要是演朱光祖的武丑戏, 前面已经说过剧情, 这里就不再表。窦尔墩丢了兵器, 只好硬着头皮来比武, 黄天霸称自己昨晚夜入山寨偷了护手双钩, 朱光祖在一旁说风凉话, 取笑窦尔墩。窦尔墩自觉惭愧, 终于决定将恩怨一笔勾销, 并随天霸投案。观众没有看到两人比武, 率直的窦尔墩也被骗投了案, 多少会留下些许遗憾与失落。一段恩怨在欺骗中完结, 窦尔墩的下场是什么? 没有说明。黄天霸不过是保护了皇权的威严,替无能的官府捕捉了一位绿林英雄, 也为父亲抹掉了乌点。还有窦尔墩的喽罗头目们对寨主的投案也颇显漠然。
其实, 江湖中的恩恩怨怨谁能说的清呢? 又怎能都有如意的结局呢? 真正令窦尔墩最终甘心投案的原因是在"拜山"中黄天霸的一番话, 窦尔墩一直深记被暗算之仇, 钻了牛角尖。而当初黄三太为什么借银, 他却没有深想, 一经天霸点破, 他就觉得理亏了。因此才唱出"他父英雄儿好汉"的词来, 这里将"拜山"天霸与窦尔墩的那段对话再说一下:
黄天霸: ……当初我父执镖借银, 乃是我父之过。请问寨主, 但不知借银为的是何事?
窦尔墩: 搭救彭朋罢职丢官
黄天霸: 彭朋为官如何?
窦尔墩: 为官清正
黄天霸: 既然为官清正, 为何罢职丢官?
窦尔墩: 被武文华所害
黄天霸: 我父执镖借银之后?
窦尔墩: 彭朋官复原任
黄天霸: 那武文华呢?
窦尔墩: 三河就地正法!
黄天霸: 彭朋后升何职?
窦尔墩: 当朝一品, 位列三台
黄天霸: 是忠是奸?
窦尔墩: 大大的忠臣!
黄天霸: 哦! 想你我既称侠义二字, 就该替天行道, 敬得是忠臣孝子, 喜得是义夫节 妇, 当初我父执镖借银, 并非为己, 盖因搭救清官原任。寨主, 你不借银还 则罢了, 反到助强为恶! 与我黄门作对, 你称的什么英雄? 论的什么侠义呢?
违背了侠义之道, 这才是窦尔墩投案的根源所在, 对自己行为不当的后悔, 对黄门父子的敬重, 对丢了兵器的惭愧, 最终使窦尔墩毅然投案, 保全了自己的名誉, 留下了一个不愧为大丈夫的好汉形象。观众喜爱看这出《连环套》正是出于对窦尔墩这种大丈夫的性情的喜爱和对伪善小人的憎恶。
我一直觉得, 如果最后彭朋能出面保窦尔墩不死是不是更好呢? 不防在审窦时将话挑明, 由黄天霸说明是朱光祖盗钩。真真正正的了结两人的怨仇, 或许更能让观众满意。这里要说明一下, 历史上窦尔墩的原形叫窦尔东, 是康熙年间河北献县人, 好抱打不平除暴安良, 官府捉不住他, 就压了其母为人质, 窦尔东这才投案。也许正是出于对统治者的不满才没有写出圆满的结局吧。
一出《连环套》让窦尔墩的形象名满天下。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戏曲工作者付出了多少血汗哪! 随着京剧被普遍冷落, 好的演员越来越少, 窦尔墩的形象还能再活跃在舞台上吗? 我们这些戏迷还能欣赏比先辈们更精彩的《连环套》吗? 这是留给所有热爱民族艺术的人们深深的思考。

谨向几代京剧花脸大师们, 致崇高的敬礼!
2001.11.21-22于京

本贴由裘迷于2001年12月04日18:38:30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