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民间极为重现,有丰富多彩的“应节”活动,如新春舞龙,元宵花灯,端阳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在旧日舞台上,同样反映了节日的盛况,京剧以其高超的艺术,独特的魅力,上演为观众熟悉而又喜闻乐见与节日有关联的历史或神话剧目,丰富了舞台,点缀了节日,为观众增添一份节日的欢乐。
大年初一,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戏院开演日场,锣鼓响起,一位面戴笑脸面具,身穿红袍的演员,手捧红绸短轴,踩着锣鼓点子上场。来到台口,向观众徐徐展出上写“恭贺新禧”、“四季平安”、“招财进宝”等吉利词句的红绸轴,这便是《跳加官》,是新春开始的第一出戏。虽然无唱无白,是出无剧情的哑剧,但给观众以吉兆,给观众的欢乐,深受欢迎。更早一点还有观众给扮演“加官”的演员“打彩”的习俗。接下来便是全本《龙凤呈样》,几乎成为年初一戏院开锣的必演剧目。这出戏情节紧凑,色采浓烈,有文有武,有唱有做,生旦净丑末,各显风彩,全班人马,统统上台,向观众展示强大的演员阵容。此后二天的戏,尽挑吉祥的剧目上演,像《洪羊洞》、《李陵碑》、《柴桑口》这类的戏是绝对不会在新春佳节上演的。
元宵节一般演《薛刚大闹花灯》,说的是薛家后代薛刚观灯闯下大祸,给薛丁山一家造成严重后果;或演《洛阳桥》,夏德海醉酒龙宫下书的神话故事。两剧均穿插有花灯上台,玲成别致,载歌载舞,精彩纷呈,满台生辉。
端阳节照例上演《白蛇传》这出家喻户晓我国民间四大传奇之一的好戏。观众怨许仙无情,赞小青仗义,怜白娘子一往情深,恨法海破坏美满姻缘,为白娘子被镇雷峰塔下而一掬同情之泪。
民间称之为“乞巧节”的七月七日,传说是天上的织女与地下的牛郎鹊桥相会之日,是日上演《天河配》,叙述了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揭露了天上神仙王母的专横跋扈。一次演出,戏院老板为增加票房收入,由扮演牛郎的演员牵真牛上台,引起轰动。谁知这庞然大物不习惯灯火辉煌的舞台和铿锵锣鼓,不服管制,满台乱窜,幸得一班武行奋力拼搏,及时制服,虽未酿成大祸,但已弄得满台牛粪,桌翻椅倒,人仰马翻,狼狈不堪,不得不停锣数分钟。好事成坏事,坏事却又转为成好事,没有看到这出"应节"戏者,听说有此趣事,纷纷要求再演。经过对这庞然大物的一再“训导”,再次演出时乖乖与演员合作,有助于剧情的扩展,收到一定的效果。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本无“应节”戏可演,笔者有幸曾见过一台“鬼戏”如《探阴山》、《祥梅寺》、《目莲救母》、《活捉三郎》等,剧中均有披头散发、面目狰狞之“鬼”出现于舞台。
中秋佳节上演的戏均与“月”有关,如《薛礼叹月》、《貂婵拜月》、《嫦娥奔月》和全本《唐皇游月》,机关布景,使人眼花缭乱。散戏出场,仰望银盘高悬碧空,确是能引发人们无穷遐思。
年底封箱大反串,把一年来的演出活动推向最高潮。花脸、红生扮青衣、花旦,青衣、花旦演唱黑头、武生,武丑演彩旦,老生唱青衣,插科打浑,玩笑取乐,各尽所能,台上台下笑成一片。曾于除夕见过一台全“打”戏,《打严嵩》、《打金砖》、《打花鼓》、《打龙袍》、《打棍出箱》、《武松打店》,全是反串。用演员的话来说,是“打尽晦气好过年”!心灵嘴巧的演员凭其深厚的功底和舞台经验,都也唱出了其所反串角色行当的韵味,观众是一大享受。
“应节”戏的上演,既能使观众尽享节日欢乐,上座率高也可使戏院增加收入,确是件双丰收的好事,但不知何日能重现于舞台!?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