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在纪念一位已故京剧名家的座谈会上,一位当代戏曲名家在发言时,说:"今天,这么隆重的会,怎么没有一个上级领导参加!……我明白了:他们不知道有这位京剧名人,只知道笑星!照这样,咱们的戏曲能有前途吗!"这话,真是一针见血。这就是目前京剧面临的现状。这种现状,如不改变,京剧和一切传统戏曲还谈得到振兴吗!
我国的传统戏曲,属于国粹。歌唱、舞蹈、体育、杂技,别的国家也有;我国的传统戏曲就不然了。京剧,是其中的代表,普及全国;在世界上称得起独一份!过去,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毛泽东主席,早在延安时,就对延安平剧院演出的《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大加表彰,号召"蔚成风气,推向全国";新中国建立初期,让净行名角裘盛戎恢复演出《审李七》,说李七是有正义感的;继之题写"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中央以此作为我国的文艺方针,并据此发出"发掘传统,抢救遗产"的号召;即使在"文革"中,毛主席也要求摄制传统京剧的影片,以期保留下来。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中,忙里偷闲看大小剧团的戏,演出后多是与演员座谈,提出建设性意见;看国整理后的昆剧《十五贯》,给予好评,并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使这出戏在全国上演;还亲自关照恢复被极"左"思潮否定的好戏,如"程派"的《锁麟囊》、"荀派"的《红娘》。彭真同志担任北京市长时,对北京的戏曲建设,常是亲自安排。因之,自新中国建立到"文革"前夕,戏曲贯彻"三并举"方针,不断恢复久违舞台的传统名剧,又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全国戏曲一片繁荣。
不想"文革"后,由于文化水平、历史知识普遍下降,许多人因不熟悉京剧和一切传统戏曲,而使国粹遭受冷遇;甚至成为排斥对象。尽管中央领导人也曾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从儿童抓起";李瑞环同志在天津任市长时,亲自安排青年京剧团的业务活动,组织"百日集训",邀诸前辈艺术家传授名剧;到中央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后,倡导"音配像",使优秀名剧留下影像,供后辈学习,得以流传。但是,某些基层领导人执行并不得力。近些年不但没有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竟有人把演员演戏、观众看戏视为"好玩儿",让国粹与麻将、扑克为伍;某个传媒负责人竟自说出:"传统艺术都是垃圾,尽量不宣传"的话;某些业务负责人则是不知道有哪些优秀传统戏应该恢复,只热衷于按那些给拨款的"策划人"意旨,排演演员不爱演、观众不爱看的戏,不惜出资让媒体吆喝。于是许多类似上海的新编《宝莲灯》这样的:大肆损害原著的京剧和向小品靠拢的、任意戏说的新编戏充斥舞台。某些演出场所的负责人,则误认为外国人听不懂京剧的唱,只准演武打、舞蹈强的折子戏,甚至把折子戏掐头去尾。
过去,戏曲方面曾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即使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京剧剧目初探》里,就还列出一千三百多个剧目。但是近些年舞台上能见到的只有十几出戏翻来覆去。遂有了"跑不完的《红鬃烈马》,贺不尽的《龙凤呈祥》;四郎每夜去《探母》,三娘久战《扈家庄》;白蛇不断《盗仙草》,妙常常常奔《秋江》;贵妃连日《醉酒》酿,天女终朝《散花》忙;填不满的《三岔口》,吃不饱的《美猴王》(由《闹天宫》中,猴王总得吃仙桃、仙丹)的顺口溜。这些也是当前京剧现状的写照。
过去,一个演出团体,讲究连着在一个地方演两、三个月,戏不返头。现在的演出团体,顶多能演十几出戏,很快就得返头。近些年,"梅派"戏,就剩《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凤还巢》四出;"尚派"戏,只有《昭君出塞》、《失子惊疯》、《擂鼓战金山》三折;"程派"戏,无非《锁麟囊》、《荒山泪》两出,加一折《六月雪》;"荀派"戏,常见的更只为《红娘》一出。一位流派老生戏继承人说:"前辈演的戏很多,我只学会演目前的三、四出。我唱烦了,观众也听腻了。想再学几出,但是演戏不同于说书,没有配角不成。我学会了,别人没学,我学的也排不出,演不了。不经实践,时间长了,我也忘了
。还得唱那几出!"
至于近些年风行的,让话剧导演导戏曲,把戏导成话加唱,丢掉戏的特色,甚至向"小品"靠拢,在台上出洋相。这样的戏,也不少见。过去有人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定为"右派"言论。其实这话不错,只是不全面。外行,只要热爱,肯于钻研,就能变成内行。毛主席、周总理、彭真同志、李瑞环同志,都不是戏曲行里人,但是他们爱戏曲,熟悉戏的程度超过门里出身的内行。像他们一样的人,当领导、当导演,准能够资格。过去,北京人艺的话剧名导演焦菊隐、夏淳二位,都成功地导演过戏曲;焦菊隐先生在导演话剧《蔡文姬》、《虎符》时,还用上戏曲动作,加过京剧的"大锣一击"。就因为他们懂得戏曲。如果像某个基层戏曲领导人说的"我不懂戏曲,也不喜欢戏曲。我是来改造你们的"。这样的人,能把戏曲振兴起来吗!
由此看来,京剧和一切戏曲,如能真正振兴,必得有爱好戏曲的各方面领导人,必须改变演员会戏少、舞台上剧目贫乏,以及把胡编滥导的戏搬上舞台蒙观众的现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