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鹤年,辽宁大连人。从小学艺,始学小锣、铙钹、大锣,后工司鼓。受教于名师。多年来他为梁一鸣、云燕铭、张蓉华、高亚樵等剧院主要演员司鼓,伴奏了大量剧目。他司鼓注重节奏,抑扬有致,结合人物性格设计鼓点,突出人物个性。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司鼓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教学中,倾囊授艺,任劳任怨。离休后注重京剧后继有人的培养,因人施教,收到理想效果,为京剧事业振兴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摘自《中国京剧史》
2001年8月9日,记者来到哈尔滨京剧院,远远的就有韵味十足的京乐声一阵阵飘来。走进5楼排练室,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烁的古稀老人正投入地指挥几个孩子排练,其沉醉之神态令人起敬。他,就是著名京剧艺术家、音乐家、哈尔滨京剧院鼓师,红遍全国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前身《革命自有后来人》的音乐总指挥---高鹤年。
75岁的高老现在十分忙碌,为他热爱的京剧和他培养的京剧娃娃。这几天,他培养过的中国戏校、上海、北京戏校的学员们都回来了,他要和老师们一同为这些大学员和京剧小娃娃们办一场汇报演出,这不,他们正加紧训练……高鹤年,就像一本翻开的历史长篇小说,精彩华章俯拾即是,要用短短的千字文很难承载。于是,记者只能截取其中几段以飨读者。
枪林弹雨,京剧伴他走过
时光回朔。75年前高鹤年出生于大连一个梨园世家。拜师学京剧时只有7岁,学京剧打击乐时也不到10岁。重,没有锣沉;高,没有鼓高。可从那时起,京剧就带着它固有韵律走进了小鹤年的生命。那时,他还不知道,京剧会伴他整整一生,也给他带来无尽的苦辣酸甜。个小,他就站在桔子箱上打锣,一样赢得老戏迷的喝彩。他跟随着师傅走江湖"棒角",飘泊天下。12岁他就可以打开场鼓了。1947年参加东北联军,21岁的他,就已是东北军区国剧团的分队长了。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穿梭,用鼓板、二胡作武器为战壕里的战友鼓舞士气。23岁时,他雄纠纠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在炮火和硝烟中他与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大师同台演出慰问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8岁转业到哈尔滨市京剧团工作。
创编《革命自有后来人》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伴奏生涯中,高鹤年练就了娴熟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他说,做鼓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具备打、拉、弹、唱、吹、教,要六堂通透。既能打文戏,又能打武戏,还要学会打各种流派,不能"什么戏都一道汤",要有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为突破京剧只演古典传统剧目的难题,当时身为哈京剧院一队队长的高鹤年进行了艰难而大胆的尝试,把古老京剧艺术与现代戏相结合,使京剧不但能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把现代普通的工人、农民形象搬到了京剧舞台上,让古老京剧焕发了青春。早在1958年,他们就上演了革命现代京剧《林海雪原》、《白毛女》、《大渡河》、《赵一曼》等。在演出中为了丰富现代人物感情,他率先使用了西洋乐器,弥补了京剧音响效果的不足,把京剧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在现代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中,编导组组长高鹤年反复研究设计音乐唱腔,为渲染李玉和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悲壮气氛,高鹤年使用了《国际歌》并在全国首次采用小号、大小提琴、黑管等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共同演奏,其旋律激昂,好评如潮。他把打击乐塑造人物运用到了极致,演出二百余场观众场场为其喝彩。后来,这一创举受到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赞扬。在北京举行的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上该戏引起轰动。可后来,在江青的"改剧本"与上海沪剧《红灯记》"互相交流"的"指示"下,他和哈京剧院的老师一起手把手地把《革命自有后来人》的全部剧本教给了中国京剧院,修改后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剧本被上交。从此哈京剧院创编的现代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销声匿迹,而由中国京剧院演出的《红灯记》迅速红透全中国。
此后不久,高鹤年卷入了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中。因痴迷于京剧艺术,倡导京剧改革,高老被冠以"反动艺术权威"、"宣扬大洋股"等罪状被红卫兵强迫在台上罚跪,不得不戴着大高帽,哈着腰挨批挨斗。
挨批了5年,下乡了3年,靠边站了4年。在他被迫与京剧舞台生生隔绝了12年之后,这位老鼓师又可以敲着心爱的鼓板上台演出了。
古稀老鼓师培养京剧娃娃
回首往事,高老感慨地说,我虽吃了很多苦,但在这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有三件事让我聊以自慰:一是参与创编几部现代戏,走在了全国前头;二是在全国首次于京剧中使用了西洋乐器,这两件事使我的名字载入专著《中国京剧史》;我用毕生精力做的第三件事是为振兴京剧培养京剧艺术人才,使京剧艺术后继有人。高老说,"这第三件事做好了,我就死而无憾了。"
眼看着京剧滑入低谷徘徊不前,尤其是看到青年一代对国粹的冷漠和京剧队伍青黄不接的危机,离休在家的高老再也无法平静了。经多方努力,高老克服了既无资金又无校舍的困难,于1992年与同事在市政府第一幼儿园创立了少儿京剧班。由于该班专招4~7岁幼儿,是全国第一家低龄京剧班,年过古稀的高老便常常一手抱着眼泪汪汪的娃娃,一手拿糖哄,有时又端水又端尿。哄着教,玩着练,硬是哄出了孩子对京剧的兴趣。京剧班多次获奖后又于1996年第三届新苗杯京剧大赛中从170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一时间市政府一幼少儿京剧团名声鹊起。
一年前,高老的老伴因病去世,只留下他一个人守着鼓板和他热爱的京剧,还有他寄托了无限希望的京剧娃娃。让高老欣慰的是,几年来,京剧班已培养了1300多名京剧娃娃,其中有20余名已考入上海、北京以及中国戏校。更为可喜的是京剧有了自己的观众,孩子们的家长也从不懂、不看京剧到喜爱、哼唱京剧了。他撒播下的京剧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京剧艺术后继有人,这是高老此生最大心愿。 黑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