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讨,也可以说是为了编纂《中国京剧字韵》,做的前期讨论工作,最后达到统一认识。即使我等之辈不配参加编纂工作,既然是研讨后的结论,交给编纂的编辑同志参考也好。至于我的“最后”的说法,是不想与谩骂者再过话。前次我有一帖已经向“撕、牛、醉”先生致敬了。
回到“四声”正题。我的开始的对四声的变化方法,可以进一步简化成口诀:“1不动,2降3,3滑1,4挑3”。
这只是对戏校一年级或者初学者的规则。是大方向、基本方法。就好比一年级小学生出门上学,家长叮嘱“靠右行”一样,只是个一般规律。当然不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机械的。(言菊朋先生就特别追求标准)京剧本身就是个“经典荟萃”,说难听点就是“大杂烩”。全国各地的方言语音,湖北、安徽、河南、北京等等都融入了京剧。这在其它剧种是没有的。北京人唱评剧、曲剧最方便,就是北京话就行了。所以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春节晚会反串节目,都愿意唱京韵大鼓、单弦,或自己母语的戏曲、曲艺,唱京剧容易“露怯”。京剧的唱念实际上是“有规律的自由活动”。同样的词谱,不同的人唱出来是绝对不同的。我曾经在广播中听到一个京剧节目,编辑将马连良先生以下五、六位的《淮河营》的“此时间不可闹笑话”,每人的先放一次,评论以后,再将每人的放一次。效果不需要我在此赘言,(这位编辑也够损的)。现行的韵白和唱腔吐字,说句时髦话,也与时俱进了,也随着时代发展了。但有她的一定规律可遵循。需要我们去研究、整理,归纳、总结这个规律。以指导后面的工作。现在事实上,一个字都有可能有几个发音,甚至超过四个发音。那我们也不能告诉学生“你随便唱”!应该告诉学生,按变化规律,首选的是什么,根据唱腔、前后字音的搭配等等原因,可以有变化。变化一是什么,变化二、三、四是什么。这才叫教师!现在先研讨一个字,举例如下: “人” 北京音读 ren 第2声。按规律,教学生上韵 读第3声 “忍”。
(1)《让徐州》“未开言不由人”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2)《三娘教子》薛保“小东人下学归言必”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3)《女起解》“老爹爹是个大大的好人”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4)《文昭关》“回头再对东皋公论,……救命的恩人”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5)《武家坡》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6)韵白的 “夫人” “安人” 都是按规律读“忍”。
(7)《文昭关》二黄三眼 “一轮明月照……仇人……”这里是先1声,后4声,是随腔变化。实际还是“忍”,因为是三眼,腔拉得长,字的头、腹、尾间隔长,所以是由1到4,本质还是3。
(8)《红灯记》李玉和 刑场 “人说道世间只有骨肉……” 这里唱“忍”,是按规律唱的。
(9)《红灯记》李玉和 刑场“我家红灯有人传” 唱第2声。这里是现代戏,按北京音唱。
(10)《红灯记》李奶奶 “打鱼的人……打猎的人” 头一个人唱1声,是因为腔的音符,属于以字就腔。第二个人先唱1声,后4声。腔拉得长,字的头、腹、尾间隔长,所以是由1到4,本质还是3。
(11)《三堂会审》苏三“……花中蕊”,叫板“大人哪!”三个字都读北京音,是因为要符合当时的情景,苏三在大声喊叫。又是叫板,用高音响亮好听。
(12)《三堂会审》苏三上场跪下后念白:‘都天大人’。读4声。符合当时情景,低声下气哀求的语气。 以上是假定在戏校教一年级学生的京剧音韵课的备课稿,不知可否通过? 武汉蒋锡武先生主编的《艺坛》第贰卷,第97页,载天津吴同宾、蔡莉二位的文章“京剧念白艺术阐微”,在B.调变一小节中,也是以人字为例,举了调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四个例子。遗憾的是,只是仅仅说可以一变四,并没有说出根据,更没有探寻总结规律。
今晚11频道刘女士教唱“春秋亭”,其中有好几个“人”字。网友可细听,慢慢体会。大家磋商。
学术研讨学习, 欢迎网友批评指正!请勿讥讽谩骂,拜托了!

本贴由大虫于2003年12月25日09:38:51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