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生存的北京戏楼

“十一”黄金周,国内外客人除了参观故宫、颐和园、长城,一般还会被带到老舍茶馆或者湖广会馆去听听戏、看看老北京的文化。从前门开始,老舍茶馆、大碗茶戏楼,再到湖广会馆、梨园等等,北京的戏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亮点。尽管如此,这些戏楼也和大多数文化场所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淡经营着。在张扬传统的同时改变微利的尴尬局面,是戏楼经营者们反复探讨的问题。
戏楼的最大特色是经营品种的明确。湖广会馆、梨园、正乙祠以经营戏曲为主,老舍茶馆以经营京剧、曲艺、杂技、魔术等为主。这样的经营特色决定了戏楼的主要观众群是海外游客———他们形成了戏楼的最大消费群。和所有旅游景点一样,旅行社互相压价,他们也不得不让利,而节目的成本在提升,利润越来越薄。
一个朋友讲过这样的故事,花了100元请朋友去戏楼看戏,朋友的评价是:“就这演出还值100块?5块钱都不值。”的确,常年固定的演出很难保证演出品质,而没有演出品质更无法吸引观众,形成了恶性循环。行内人说,北京能演戏的剧团不少,可是能演整台好戏的剧团又太少,北京京剧院一年演出1000多场,主要就是跑这几个戏楼。
白天的时候,老舍茶馆会采取低价策略吸引北京老百姓和一些外地旅游者,10元钱的大碗茶还可以看戏,相当的实惠,也由此吸引了不少老年观众。但湖广会馆大戏楼总经理霍建庆说,北京的消费格局基本已经确定,戏曲面对的就是中老年观众,这一块儿的购买力弱,不像流行音乐那样能够卖得出价格。定位对于戏楼而言,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吸引外宾;一方面是定位过于狭窄,只能吸引中老年观众。
正乙祠是北京最古老的戏楼,最少也有300多个年头。虽然近几年来换过不少经营者,可就是搞不起来,以至于行内人开玩笑说“那里风水不好”。虽然是一句笑谈,可是正乙祠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面向市场时面临着自身的许多局限。130个左右的座位数太少;夏天空调不行,冬天暖气不灵;餐饮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停车又不方便;再加上产权纠纷闹出的官司;高昂的维护费用,戏楼几易其主都难逃亏损的厄运。现在正乙祠已被其上属单位北京市教育局招待所交由北京市文化局接管。
相比而言,湖广会馆起码能够维持正常运营。但是霍建庆最想呼吁的是,对于湖广会馆这样的文物单位,能够正常运营已经很不容易,再让企业拿出大笔经费来维修,很困难。根据《北京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文物保护方面,遵循谁使用、谁维修、谁受益”的保护利用原则,湖广会馆的承包方必须负责会馆的维修。1996年刚承包时,他们花了300万元维修,现在每年也会投入15万元至20万元用于维修、保护,可是会馆的整体维修,企业确实拿不出这笔钱来,他很希望国家或者文物部门能够对这类博物馆性质的经营单位给予政策的倾斜。
希望政府的扶持,这是几位戏楼经营者共同的心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个体的力量往往是微不足道的。这些戏楼承担了保护、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国家是否应该对这类文化经营场所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另外,这些戏楼是北京旅游的重要一站,那么北京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协助这些企业向海外推广。
有专家认为,戏楼的承包者通过经营的方式聚集人气,是文物保护开发的重要思路。相比那些隐藏在胡同深处从来不被人知道的文物,北京的戏楼跳跃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为北京人骄傲的文化资本。(吕天路)

(摘自 《工人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