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是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交响旋律,时而是京剧的锣鼓铿锵;时而是洋腔洋调的话剧对白,时而又是讲究发音精确的京字京韵;穿着挪威民族服饰的演员们展现着京剧特有的身段步法,穿插着话剧的形体表演,演绎着世界戏剧大师易卜生的哲理诗剧代表作。前晚,上海首届戏剧导演本科班的师生以一台《培尔·金特》,实验了一回京剧的“中西嫁接”。
中西嫁接有难度
《培尔·金特》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浪漫主义诗剧,不同于他那些《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现实主义作品。全剧通过主人公培尔·金特———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对自己传奇一生的回顾,探讨了人如何生活、人生目的何在等诸多哲学命题。由于剧本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演绎起来绝非易事,更何况以外在形式迥异的中国戏曲为形式。对此,上戏戏曲导演系主任宋捷解释说,《培尔·金特》的诗剧特征和戏曲的写意形式有共通之处,而用京剧表现外国题材,也是一次实验。
从演出看,这场中西嫁接的“实验”尽管难度很大,演职人员已尽力而为。在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西方题材之间,创作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样式感,话剧和京剧的元素在剧中有着明显的割裂痕迹,尤其是演员在表演时,时而使用话剧写实的动作和台词,时而又冒出京剧写意的程式和唱腔,段落之间的衔接还不够连贯。但是,戏曲的形式运用在剧中却很齐全,矮子功、翻跟头以及各种京剧技巧被有机结合进情节之中,热闹非凡。作为上戏戏曲导演系首届毕业生的集体作品,学生们的创意和用心程度令人赞许。
戏曲“出国”的一条捷径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的下午,上海京剧院远赴欧洲多国演出的《王子复仇记》也在逸夫舞台再度上演。同样是用京剧演绎西方名著,《王子复仇记》选择的是“本土化”处理,剧中的人物统一有了中文名字,服装和化妆也都完全遵循京剧传统。
虽然“嫁接”方式不同,但在京剧形式的集中运用上,《王》剧和《培》剧异曲同工。据主创介绍,《王》剧在欧洲演出时,外国观众对于京剧的一些特有形式叹为观止,如以“摔僵尸”表现哈姆雷特之死、以“矮子功”表现反面人物的卑微人性。一位在上海任教的西班牙观众更对记者表示,以前看京剧传统戏总是一头雾水,这次有了一个熟悉的故事载体,对京剧的很多奥秘忽然茅塞顿开。
把外国题材用戏曲形式演绎,对于把京剧介绍给国外观众,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王子复仇记》不仅在丹麦和荷兰走俏,在上海的演出也吸引了来自英、法、美等30家外国驻沪领事馆的领事观摩。而由一群学生创作演出的《培尔·金特》,也引起了挪威领事馆的浓厚兴趣。不过,为了在适应外国人口味的同时提高国内观众的接受度,对西方题材与中国戏曲更好的嫁接方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
潘妤)
(摘自 《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