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青春京剧《墙头马上》

曹树钧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笔者看了一部让人眼睛一亮的京剧剧目《墙头马上》。此剧系根据元代著名爱情喜剧《墙头马上》(白朴作)改编,改编本将原作四折演绎为八场,发扬原作精华,细致刻画了李千金、裴少俊、裴行伦、乳娘、张千等人物性格,具有更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和浓郁的喜剧色彩,是一部洋溢着青春激情的诗剧。
此剧的青春气息首先表现在全剧创作演出队伍的青春性。它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导演专业的年轻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并与表演专业、音乐专业、容妆专业、艺术展示专业的青年学生们共同精心打造而成的。由于《墙头马上》这个戏本就是歌颂青春的,青春京剧《墙头马上》的创意就在“青春”两个字。不但演员的形象和表演体现了青春的活力、青春的美,服装、舞美等细节也处处体现了浓浓的青春气息。舞台上两位主角的表演,一个千娇百媚,一个玉树临风。一群20多岁,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演员延续了700年来剧中人的青春的生命。项星扮演的李千金,虽为大家闺秀,却无羞涩扭怩、温柔敦厚之态,在爱情的追求上显示了主动泼辣、大胆坚强的特点,体现的是另一种性格类型;翁佳慧扮演的裴少俊,既有年青儒生对爱情的执着渴望,又有情痴的深情。在墙头初遇、当夜幽会,花园逼休这几场戏中,两位主人公通过优美的身段、情致细腻的唱腔将年青人纯真、执着的爱情,以充满诗情的优美形式呈现给了观众。剧中的几个次要人物,阎润蕾扮演的张千、邓宏烨扮演的梅香,也演得活泼可爱、朝气蓬勃。刘宇反串的乳娘,用四川方言念白,借鉴了川剧的夸张表演,“幽会”一场演得让人忍俊不止。一台青春的演员,绘声绘色地诠释着一个青春的故事,显得春意盎然,情真意切。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青春京剧《墙头马上》在戏曲导演艺术上的崭新创造。全剧从头至尾采用了二度空间的全新舞台结构。传统戏曲的舞台空间强调“一台无二戏”,一个场景反映一种生活。这个戏借鉴现代话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大胆尝试了“一台有二戏”、二度空间的结构方法,即将舞台隔成前后或左右两个演区,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演出两不同场景的戏,在艺术上别开生面。例如第一场一开场,两束阴冷的橙色的光打在空洞洞的舞台上,剧中人象是从久远的古代时空隧道走出来的。这时舞台上左右出现了两个演区。右演区出现的是眼有痼疾的老头裴尚书,左演区出现的是耳聋的洛阳总管李世杰。李世杰向裴尚书提亲,要将女儿李千金嫁给裴少俊,被裴尚书以“我儿功名未就,焉能娶亲”加以拒绝。一个自命不凡,一个恼羞成怒。这两个不同演区的剧情,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是以两场戏表达的。现在这两场戏通过双重空间同时在一个空间传达,既使剧情展开集中精炼,又让两个顽固的老头性格形成讽刺性的对比,一开始就显示了喜剧性的嘲讽,可谓言简意赅,涉笔成趣。
双重空间结构运用得更为突出的是第五场。这一场是一年后,李千金在裴家后花园住地快要分娩。场上展示的两个演区。前一个演区是裴尚书的官府,用纱幕隔着的是后一个演区,显示的是李干金分娩前在床上的呻吟。儿媳快要分娩了,裴尚书还被蒙在鼓里,以为是邻家大奴快要临盆;儿子手忙脚乱的忙着安慰孕妇,老子却一声又一声地催着儿子赶快启程,上京赴试。两个演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将裴尚书的愚蠢,昏庸、专横同裴少俊的慌张,无奈极具喜剧性的展现了出来(这一场父子两人的表演还宜再夸张一些,这样可以增强喜剧性)。裴少俊从产妇区急急匆匆赶到父亲所在的厅堂,在舞台上背了一个身就到了,巧妙地运用了戏曲的写意手法。(在表演上,此处还宜有一个过程,以体现裴少俊忙得焦头烂额的狼狈模样,同时也显示了这一人物的书生气。)
戏进展到第八场,裴少俊考中状元,不幸在鬼门峡遇难,形成一个悲剧结局。这一处理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与原作、与此剧前面的处理,在风格上有前后不统一的问题。原作是元代著名的爱情喜剧,京剧《墙头马上》大部分剧情的处理与表演也都是喜剧性的,最后忽然来了一个180度的突转,不仅让观众觉得牵强,而且使裴尚书前倨后恭假仁义、假道学的性格无法获得揭示、获得辛辣的嘲讽。原著的文本基础是非常坚实的,改编者对原著还需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研究。改编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需要通过不断的演出实践和听取观众的意见过程中逐步完善、精益求精。
京剧艺术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具有明确的观众意识,尊重引导观众的审美心理,将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与青年观众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有机结合起来。青春京剧《墙头马上》在尝试将京剧的古典美与现代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相信她经过不断的加工,必定会更加完善,受到当代青年真诚而又热烈的欢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