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出传统剧目用的服装,行话叫“戏衣”,它是在历代戏曲艺人舞台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积淀而成。
京剧戏衣的特性主要有三:
1、 宽泛性
熟悉京剧的人都知道,戏衣不分季节,不分朝代。戏衣中虽有明式蟒袍、官衣、清式马褂、旗装,以及宋式相貂、明式纱帽、清式“两把头”发式等等,但它们并不专用于相应朝代的人物装扮。如宋代戏《四郎探母》,杨延辉戴纱帽、穿蟒袍,铁镜公主梳“两把头”发式,她与萧太后都著旗装。由此可见,传统戏衣具有极大的宽泛性。戏曲艺人历来就用这宽泛性的戏衣,扮演上上下下数千年的上至君主、下至庶民的形形色色的剧中人物。
2、 规范性
规范性即程式性。戏衣宽泛,决不意味可以随意乱穿。戏曲界早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判断错与不错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经过长期演出逐步积累而约定俗成的一整套穿戴规制。例如:扮演者是什么行当,剧中人是什么年龄、什么身份、什么性格、处于什么场合,分别该穿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戏衣,以至配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面部化妆、盔头(帽子)、髯口(胡子)、发式等等,一句话,剧中人该如何从总体上装扮,都有相对固定的明确规范。
3、 工艺性
传统戏衣基本都是选用优质的料子刺绣而成。刺绣纹样多是龙、凤、麒麟、虎、鹤、鱼、蝙蝠、桃花、莲花、牡丹花、宝相花、暗八仙、寿字纹、万字纹、如意纹、祥云纹等民间吉祥图案。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等等京剧大师生前所用的戏衣,不少都是苏绣制品。戏衣图案整齐均匀,针脚疏密一致,色彩艳而不俗,堪称精致工艺品。一位前苏联戏剧家赞叹京剧“戏装和冠帽,就其美丽与制作质量来说,完全可以陈列在博物馆里。”
戏衣除有上述特性外,尚有它或同或异于一般戏剧服装的功能。概括为四:
1、 装扮功能
戏衣功能之一,就是与化妆、盔头、髯口相协调,将演员装扮成剧中人。这是话剧、歌剧等所有戏剧服装共有的功能,毋需详说。
2、 表现功能
与侧重于再现功能的传统话剧服装相比,京剧戏衣侧重于表现功能。它较多起着表征的作用。如:同是封建社会的官服,蟒袍表示高级官员,官衣则表示低级官员,同是绣龙团按,散龙显得有气势,团龙显得较文静。又如色彩,黄(明黄)色为帝王后妃专用,其余颜色以红色为尊。再如穿著方法,生角著“靠”,外“袭蟒”(一手不入袖,斜披蟒),表现元帅出征在即;旦角腰裙系于上衣外面,手提裙角赶路,表现人物凄凉境遇。凡此种种,说明戏衣在样式、纹饰、色彩以及穿着方法方面,都明显地像符号,它们表现各种不同的意义。
3、 助舞功能
戏剧服装区别于生活服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服从表演动作的需要。传统戏衣在这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话剧、歌剧等姐妹艺术。因为戏曲表演载歌载舞,需要戏衣给予更多的帮助。很多戏衣皆有水袖,就大大丰富了手的表演动作。旦角动作尤多,如抱袖、掸袖、扬袖、挽袖、挥袖、勾袖、翻袖、背袖、抓袖、舞袖、甩袖、缠袖、转袖、拖袖、搭肩袖、搭肘袖、抱肩袖等。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所用水袖特长,据说演出《荒山泪》一剧,水袖姿势有二百余种之多。其他如宫装腰间的飘带,随着角色翩翩起舞而频频旋转,增加了动作的美感。
4、 审美功能
京剧舞台,剧中人所穿戏衣,或“蟒”或“靠”,或“褶”或“帔”,品种繁多。许多人物同时在场,色彩搭配也颇有讲究。既有协调,又有对比。龙套角色,多人一色;主要角色,一人一色。如:刘备衣红,关羽衣绿,张飞衣黑,赵云衣白。服色中的红绿对比、黑白对比,举不胜举。尤其重要的是,上述京剧戏衣的工艺性,勾金绣银的纹饰,给戏衣带来“错彩镂金”的装饰美,满足了观众审美的需求。一些外国观众对此感受尤为明显,他们称赞京剧戏衣是“丝绸、光彩和颜色的结合”,有“真正美妙和不可形容的富丽”,“对于看的人简直是一种视力欣赏的会餐”。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