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孙毓敏采访:和宝堂
时间:12月3日地点:雅闲茶艺馆

在日前举行的孙毓敏“舞台生活五十年巡回展演”中,年过花甲的孙毓敏率领18名得意门生,到京、津、沪、汉四大京剧重镇演出《陈三两》、《狮吼记》14场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与当前戏曲界风行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她这两出新戏仍然是传统的一桌二椅,仍然是十几个人的小乐队,《陈三两》加上龙套才11个演员,而《狮吼记》只有三个演员,既没有请导演,更没有舞美设计,却取得了强烈的剧场效果。巡演的成功,使人们再次关注到了一个话题,没有大制作,京剧行不行?

问:现在全国各剧团排演新戏都是全新装置,豪华包装,动辄上百万元。尽管如此,却很少有能保留下来作为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而您这次排了两出新戏,没花一分钱,却受到京、津、沪、汉四地观众的欢迎,专家的认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答:一分钱没花是不可能的,太夸张了,也花了两万多元。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钱,如果有人投资,我也想做些服装、头饰。至于高科技的声、光、电,自动化的大布景我没有搞过,也不敢想。我们的京剧,按焦菊隐先生的说法是“表演里面出布景”,做一个迈门槛的动作,这就是门,观众承认就行了。现在国外都在学习我们这种写意的表演手法,只是我们自己认为它太落后,有点妄自菲薄,所以京剧也风行大布景了。五十年来,我排演了20多出戏,基本上都是“一桌二椅”式的,为什么呢?第一,梅兰芳大师很早也用过布景,但是他告诫我们,有时布景会影响表演,所以用布景一定要慎重。比如我们看杨子荣“穿林海跨雪原……”结果总是围着那两棵树转,说明这个布景破坏了观众想象的意境;其二,一出戏的好坏,服装、道具、化妆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表演,是唱念做打舞。这次我们演出《陈三两》,能让观众流泪,看《狮吼记》时观众能捧腹大笑,说明观众对我们的表演还比较满意。

问:我看大制作的戏您也很欣赏,使劲给人家评奖,自己却热衷于“一桌二椅”的小制作,仅仅是经济问题吗?我认为其中还是有风格问题,说大了就是戏曲发展的方向问题,您能从这个方面谈一下吗?

:我真不想谈这个问题,因为考虑还不成熟。这确实包涵着京剧要不要走向市场的问题,以及京剧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现在我们排演了许多大制作的戏,同时也在演出传统戏。从比例来看,剧团营业还是以传统戏为主。排演一出大制作的戏,不要说启动、排练的费用是惊人的,没有政府投资或企业家赞助是不可能的,就是每场演出的费用也很难通过票房收入来平衡。人家小品、相声、唱歌的演员为什么能走穴,能赚钱,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人员少,演出成本低。而我们一演出就跟搬家的一样。这样我们剧团对国家和企业家的依赖将越来越严重,离京剧的市场越来越远。靠赞助过日子总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京剧并不是非大制作不可。在京剧的历史上,凡是成功的艺术家没有一位是靠大制作成功的,梅兰芳、马连良和我的导师荀慧生都是排演新戏最多的艺术大师,他们靠的是自己雄厚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我没有这样的资本,但是我希望排出的戏要便于排练,便于演出,多在表演上下功夫,观众能看得起。所以,当初荀慧生先生怎么排演《荀灌娘》,我今天就怎么排《陈三两》。荀老师是有市场意识的,我排戏也要考虑成本核算,自然就不能考虑大制作了。

问:确实,目前真正支撑着京剧市场的戏,主要还是《赵氏孤儿》、《赤桑镇》等一桌二椅式的戏。为什么呢?一是演出成本低,二是表演艺术的含金量高。从艺术上讲,演《秋江》时,演的是尼姑要搭艄翁的船去追赶情人,舞台上如果出现真的江水,真的船只,不但破坏了京剧声必歌,动必舞的本质,小小舞台也不可能表现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而真正的戏,也就是演员在“船上”的情感发挥就必然受到影响,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为观众看的不是船,不是江,是要看尼姑对情人的痴情。我想您深明此理,所以对写实的布景也不会感兴趣。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写意与写实要很好地结合。齐白石的写意白菜配一写实的蝈蝈不是就很绝妙吗?我们演骑马,马是虚,马鞭就要实,所以要看布景是否符合戏曲表演的需要,例如我演《狮吼记》时要在舞台上设置出房门和院门,还要有一个水池,如果用实景,这一道房门就把舞台割成两块,而房门里面的戏观众是看不到的。然而,我们通过虚拟化表演,就把这房里房外的戏同时展现出来,从而妙趣横生。演《陈三两》时,在公堂上,我有时与州官对话,有时自言自语,有时跟观众交流,这种游离于剧情、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表演方式可以使我们任意左右时空,连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都是跟我们学的,多么巧妙!如果用灯光布景,就把自己束缚住了,还怎么演?反正我的老师和四大名旦都是这么演的,我也是这么学的,这就是京剧,演了快200年了,走遍世界各地,哪国观众都欢迎,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丢了呢?我不反对大制作,那是一种探索,把舞台装饰得美一些也是好事。由于我学了50年的小制作,这次排新戏,我仍然遵循传统的模式:即以演员为中心,以一桌二椅的写意化风格来进行。

问:如果文学、影视、戏曲表现同一题材,应该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卖点。准确地说,京剧是以歌舞来演故事,诚然,大制作可以给观众以美丽的舞台装置,崭新的服装,磅礴的气势,而最重要的是看歌舞。例如《霸王别姬》的歌舞,《乌盆记》的唱腔,《拾玉镯》中舞蹈化的身段动作,哪怕烂熟的故事也百看不厌,这才是戏曲的卖点,您说对吗?

答:也可以这样说,同样是《四郎探母》,有时受欢迎,有时不受欢迎,主要是看表演,看五功五法,尤其是唱腔。在《陈三两》中,我前有大段西皮二六,后有48句反二黄唱腔,就是我在这出戏中的卖点。当然,好的唱腔离不开剧情,离不开人物形象,不是卖弄嗓音和旋律。

问:是呀,每次您唱完这段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说明观众从唱腔中得到满足。其实现在作为剧团盈利的营业剧目都是因为表演好,唱腔好。例如《红娘》、《借东风》、《赵氏孤儿》、《白蛇传》、《沙家浜》等等,我们讲创新,主要就应该在表演上创新。

:不过创新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张君秋先生的《望江亭》为什么耐听?李少春的“大雪飘”,张学津的“劝癞子”唱腔为什么脍炙人口?就是因为他们传统的基础特别扎实。凡是熟悉传统的人就会知道,他们的唱腔中吸取了多少传统的营养。凡是传统基础薄弱,鄙视传统的人,总是要打破传统,打破程式,这样的创新就很难成功。

问:听说您这次排演新戏是自编自导自演,连导演都没有?

:其实中国的戏曲在很长的时期都没有专职导演。那么多经典剧目都是演员自己编排的,这样可以突出演员自己的艺术个性。比如梅兰芳大师排演《穆桂英挂帅》时也用导演,但是“捧印”一场就是他自己的创造,不但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而且一看就是梅派。您听程砚秋大师的《荒山泪》,一张嘴就是程派。当然光靠我自己也不行,我就请同学和朋友帮忙。整个创作过程我们叫做“造魔”。我们都有一些舞台经验和创作欲望,又都熟悉京剧的表演程式和彼此的风格特长,造起魔来兴致勃勃的。如果请个导演,展现的还是导演的风格,把我本来的荀派风格给弄丢了,观众反而不满意。各种艺术都有它自己的艺术规律,《赵氏孤儿》的改编者王雁先生就说“电影看剧本,话剧看导演,戏曲看演员。”如果戏曲的剧作家和导演不能扶植演员的艺术个性,戏曲也就失去了特色,流派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摘自 《北京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