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郎探母》是一出脍炙人口的好戏,据说乃京剧名家张二奎编创演出,谭富英、王瑶卿等先生都进行过加工、修改,百多年来久演不衰,不少地方剧种也移植演出。许多人都看过,不少人还会唱两句,可见这出戏普及之广和深入人心了。据说当年慈禧太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宣传满汉一家,还亲自抓了京剧《四郎探母》的修改和演出,后来此剧又经很多人反复加工、修改,具有不同的本子和唱腔流派、表演特色,所以它的艺术水平很高,流派风韵也很突出,堪称清代京剧艺术的代表作。很多演老生、花旦、老旦的名家都把这出戏作为常演的开蒙戏、拿手戏、看家戏、流派戏。专攻这三个行当的演员,看起来没有谁人没有学过、演过《四郎探母》了。真所谓普及到了"无生不会,无旦不会"的程度。近年来,很多京剧名角和新秀也都时常演出这出戏,并又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许多业余京剧票友也很爱演唱这出戏,电视节目上也经常出现《四郎探母》的演出画面,不少京剧名家和流派灌制《四郎探母》的唱片和声像带都有很多品种陈列在音像店里出售。可以说,《四郎探母》简直是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了。但是,笔者认为这出戏的文学剧本并不怎么起眼,远比它的表演艺术和流派风韵逊色。这出戏的广泛普及,拥有众多观众,除了清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普及作为深厚基础外,这也可以说是很多历代京剧名家把它给演红、唱红了!此外,这出戏还有一些较明显的错误或不足,若作为常演剧目和京剧教材也还需要加工、整理,更为了能让这出戏珠联璧合,般般精品,好上加好,因此笔者不揣冒昧,想做些抛砖引玉、添砖加瓦的工作,特对京剧《四郎探母》全剧作了整理、改写尝试。我们整理、改写的要点如下:
(一)原剧唱词中的繁体字"楊"拆为"木、易"有误,应予斟酌删改和妥善处理有关的词句;
(二)原剧中"金批箭"一词,多处使用,经多方艰难考证,无出处根据,而"金鈚箭"一词均有出处和史料根据,此乃"金鈚箭"讹变为"金批箭",特应一一订正;有的演出或剧本使用为"金铍箭"、"金鎞箭"等也都不正确(可参看《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963页、966页),"鈚"是"錍"的简化字,只有使用"鈚"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
(三)原剧中不少唱词不合平仄或韵脚,进行了修订,绝大部分唱段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作了深加工和润色,乃至新写。有的词语用得不近情理,亦加以修改。有的地方"口水话"太多,"秋皮戏"不少,也进行了删削和整理;
(四)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全剧紧紧围绕"国仇、家恨、亲情"等的纠葛来展开剧情,尽量把特殊环境中的主要人物杨延辉、佘太君、铁镜公主和肖太后等的人物性格处理得更加鲜明一些,态度更加明朗一些,以便拔高剧本的主题思想。这是整理、改写的重点和要点。总之,我们这个新改本主题思想立意高,人物性格鲜明,结构严谨,文辞优美,非一日工夫所成,即使当年的一些京剧名家在世,若看到这个新改剧本,也定会喜爱。当然,这只是一个尝试,并不一定成功。我们很需要听取读者和观众的宝贵意见,以便再进一步修改好此剧。
此外,笔者这个整理、改写本是根据《京剧选编》、《名著在线》、台湾《戏文社》、梅兰芳等京剧名家唱腔选集,以及一些地方戏和本人的清唱本等多种本子整理、改写的十二场京剧。整理、改写的详细内容还可见《对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中的一两点质疑》(见《咚咚锵》京剧戏曲网站2001年11月2日"
戏曲e文")、《"金批箭"还是"金鈚箭"?》(见《光明网》2002年1月25日"文化"版)、《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一些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其修改设想》(见《光明网》2002年1月28日"文化"版)、《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一些不近情理的地方》(见《光明网》2002年1月30日"文化"版)、《漫谈繁体字"楊"拆"木、易"的问题》(见《光明网》2002年2月22日"文化版")、《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的肖太后》(见《咚咚锵》京剧戏曲网站2002年5月1日"
戏曲e文")等拙文。
有的专家学者在报刊和网站上撰文指出,目前要普及、继承和发扬好中国的传统戏曲,振兴和弘扬京剧等国粹艺术,我们与其花费很多钱去编演新戏,只仅为评奖演几场而已,只仅为专业演员演出而已,那么戏剧还处在不景气时期,国家的财力也还不许可的情况下,以及需要大力普及和振兴京剧的情况下,当务之急,不如趁老一辈的一些专家学者还健在,应尽快组织他们深加工一批优秀的流传广泛和久演不衰的传统戏来,以便继承和发扬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并供广大戏曲爱好者学习和掌握,供各基层剧团、戏校的演员、学员学习提高和演出,让祖国的传统戏曲艺术深深扎根于民间。这些话是很有道理和深远意义的,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再高雅的艺术也是空中楼阁!如果不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表演风格,那么他们的珍贵遗产就很可能有失传的危险!如果只突出抓历史题材和现代戏的新创作和演出,基本忽视了传统老戏的整理、加工和提高,那么"三并举"的方针只成"一并举"、"两并举"了!因此,我们正是想实践以上这一很好的建议,正是在中央"三并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这样去做的。同时,这个整理、改写本也很适合设计新的唱腔,创造新的表演方式,大胆而谨慎地摸索和创造新的京剧流派的演出。总之,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的京剧流派无论如何迟早是要产生的,我们不妨也可作些探讨与尝试。前人筚路蓝缕,已开创了京剧的无比辉煌,我们今天借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和现代人的聪明才智,也必然会让京剧更加灿烂辉煌!
(注:此稿原载2002年6月28日出版的《云南戏剧报》(内部刊物)第40期,现略有增删。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