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由于爱好,看过许多著名京剧老前辈的演出,每次看戏都使自己受益非浅。其中赵桐珊先生演的《四郎探母》中的萧太后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赵先生是一位艺术上很有造诣并为广大京剧观众所熟悉所热爱的演员,尽管他从来不挂头牌,专门配演二路角色,但是他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个个都有光彩,个个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萧太后这个角色戏并不多,但是赵先生上场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以其雍容华贵的气度、精湛的演技使观众为之倾倒。他在舞台上不动则已,一动就是一个“好”,特别是萧太后下场时的神态和脚步,更是令人拍手叫绝。听老前辈们说,他每次演到这里都会引起满堂的彩声,而观众对他的艺术的喜爱程度往往超过了演主角的演员。当年我看戏时,除了深深地迷恋于赵先生的艺术之外,还有些纳闷:为什么观众对一个配角的反应如此强烈,而对主角的反应却比较一般呢?今天回想起来,觉得观众的反应还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一个演员艺术上的高低优劣,决不取决于他演的是主角还是配角,好演员能把配角、甚至没有台词的群众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平庸的演员可以把一个非常好的主角演得暗淡无光。只要勤修苦炼、刻意求新,演配角同样能攀上艺术的颠峰。这在京剧界的老前辈中是不乏其人的,像赵桐珊、郝寿臣、孙盛武、马富禄、张春彦、李洪福、李世霖、李世章、何佩华、范宝亭、许德义等等,除了个别人有时也挑班挂头牌外,都没有在舞台上唱主角、挑大粱,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高超技艺把配角演得非常出色,而且与主角配合得严丝合缝,十分默契,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艺术以及在观众中的声望与那些挑大梁唱主角的名角相比是毫不逊色的。因此许多著名演员演戏时,如果没有他们配二路,是宁愿不演也不愿另找别人的。而观众有时就是为了欣赏他们所演的配角才去看戏的。当年,有些观众就是因为有赵桐珊先生的萧太后才去看《四郎探母》的。
作为一个旧社会的演员,能够这样对待艺术、对待演配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热爱艺术,愿为艺术献身,也是他们之所以能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上的创新而不计名次,不计较主、配演的一个主要的精神因素。
赵桐珊先生演萧太后还给了我们另一个有益的启示:就艺术才能来说,赵先生以及前面所提到的这些老前辈并不是不能挑大梁,但是他们能冷静而客观地看持自己的条件,看到自己的弱点,正确地审时度势,善于扬长避短、藏拙露秀,以“田忌赛马”的明智和策略在当时群星璀璨的京剧界独辟蹊径,用演主角的才能来演配角,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配角形象,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也常听到一些中青年演员有这样的苦恼,这些同志大都是在院团里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他们想演主角轮不到机会,但是演二路角色又不是很甘心,总感觉是屈了材,没什么出息。实际上京剧事业需要大批的人才,既需要能挑大梁的“红花”,也需要演配角的“绿叶”。就我个人的看法,现在好的配角演员不是很多,像前面所提到的那些技艺精湛出众的配角演员更是少见。因此对于那些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青年演员来说,这是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树立雄心、争挑重担与实事求是、正确地对待自己不是矛盾的,对于有些演头路角色比较吃力费劲的同志来说,与其在那里因演不到主角而抱怨、消极或勉勉强强稀稀松松地“凑合事”,不如集中力量充充裕裕地演好二路,力求有所创新,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只要肯下功夫,小角色照样能唱出大演员来。这是有许多先例的。
我们的宣传媒体对于配角演员的成绩经验宣传得不够,比较偏重于一些主要演员。此外,在遇到一些涉及到演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升级、调薪时,有的地方往往单纯从其是主演还是配演这个角度来考虑,有时不免忽视演员本身的艺术水平。这样就容易在客观上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些工作上的偏颇是能够逐渐地予以纠正的。只要我们的中青年演员们充分认识到无论是主演还是配演在艺术发展上都会有前途、有所造就,并立志献身于艺术,又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条件,那么京剧舞台上就会出现更多的有才华的人才,京剧事业的振兴就会大有希望了。

(摘自 《中国京剧》2006.3)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