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从“音配像”工作的开始,就参与其中,提起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程,叶少兰感触很多。
叶少兰说:“‘中国京剧音配像集粹’工程的录制工作已进入了第8个年头。在李瑞环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参加‘音配像’工作的全体同志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预定剧目的录制。七月底,这项伟大工程将圆满完成,其成绩
是来之不易的。”
叶少兰介绍说:“为了原汁原味地挖掘和挽救国粹艺术,使京剧这门宝贵的艺术得以继承和传扬,为了能使前辈艺术家、流派艺术创始人仅存的录音资料修补完整,配上高水平的形象表演,给后辈学生、青年教师、研究工作者留下准确的剧目声像教材,‘音配像’的工作一直是按照李瑞环同志对之制定出的三项工作原则进行的。这就是:一、千方百计收集历代名家录音。二、先易后难,重在抢救,尽早和观众见面,抢一出是一出。三、讲合作、讲奉献,一切为了京剧艺术的流传和振兴。”
叶少兰一直参与“音配像”工作。几年来,他亲身感受到了参加录制工作的主演、配演、复排导演、电视导演、录像和录音编辑、舞美、前后期制作、场记字幕、剧本整理、制片、剧务等各个方面人员克服困难,相互理解和支持、合作,为出色完成“音配像”工作这一光荣任务而拼搏、奉献的精神。叶少兰说: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术家们,非常令人尊敬。张君秋、李和曾、袁世海、谭元寿、迟金声、马崇仁、刘雪涛、景荣庆、小王桂卿、曹韵清等老艺术家在“音配像”工作中言传身教、不辞辛劳,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表率作用。在整个音配像工作中,我看到了京剧界的一次大练兵、大检阅、大团结。
叶少兰说:李瑞环同志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又抽出许多时间对三百多出剧目反复审看,并提出具体意见,对大家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些,给了我们参加“音配像”工作的同志以极大的工作动力。
叶少兰高兴地说:“音配像”发挥、调动起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积极性,焕发出了三代从艺人和戏迷们的热情。特别可喜的是:一批年轻人通过关注、了解和观看“音配像”,喜爱了京剧并成为京剧迷。京剧音配像给了京剧工作者、流派继承人、艺术家们的弟子、后代为京剧事业奉献,很好地承继先辈艺术的机会,也提供了一次再学习、再进修、再训练、再实践的舞台和机缘。我也荣幸地为先父叶盛兰和老师姜妙香的录音配制了约三十出戏。我深深感到:通过音配像自己艺术上更加成熟了,我又学会了许多原来不会的东西,通过实践在艺术上又有了长进。
叶少兰认为:“‘音配像’工作避免了二百年来无数前辈艺术家呕心沥血艰辛创作的优秀经典剧目的失传,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演员。‘音配像’工程还使内、外行进一步了解、认识了京剧流派艺术的精湛,弥补了戏迷们看不到流派优秀经典剧目的缺憾,同时增强了观众的鉴赏能力,培养了观众群。‘音配像’工程还使我们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高、精、尖’,前辈艺术家、流派创始人没有一个得过这个奖、那个奖。但是那一大批百演不衰、百听不厌的优秀剧目都是由他们创演,并得以流传的。”
叶少兰说:“我们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里,一定要按照李瑞环同志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任务,一定要在七月底向李瑞环同志和社会各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天津日报记者/张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