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研讨会热烈争论
信报讯 中国京剧院从4月26日—5月30日于北京、天津等部分高校举行的“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高校师生们的一片赞扬声中圆满结束。6月15日下午,中国京剧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了与所到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座谈,听取了大学生们对此次活动以及对京剧艺术该如何普及、发展的观点和建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研讨会并“唱”了“大轴”。
此次“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共演出了23场,举办了讲座12次,召开了座谈会1次,共有16所大学的两万余名师生欣赏到了中国京剧院精彩的演出,成为历年来演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了这一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传导和发展方面的深远意义。著名书画家范曾教授认为,京剧进校园活动是民族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京剧承担着开启“新文化时代”的使命。
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代表说:“其实我们同学中有不少京剧爱好者,但能够观看京剧演出的机会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艺术家走进校园对于普及京剧是一种特别直观的方式,这次演出不仅让我非常震撼,也让我们对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16所大学的学生代表在会上抢着发言,到后来竟成了辩论。南开大学的学生代表认为,此次京剧进校园活动,拉近了学子与演员之间的距离。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则回应道:“同学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演员们,使我们的表演更富于激情。”著名旦角陈淑芳参加了清华大学与政法大学的两场演出,她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现场的气氛让我记忆犹新,我没想到大学生这么需要京剧。《四进士》是出文戏,同学们不仅能坐住,还都看懂了我们程式化的演和唱。”名丑吕昆山认为,此次活动非常值得,每场演出台下都是满满的一片,懂京剧的同学们和着京剧节拍摇头晃脑,不了解京剧的学生也能被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折服,“我们只是付出了一点,却让我看到了京剧的希望。”
张建国说:“京剧进校园为学生们演出,其实就是起到一个普及的作用。最后有多少人会喜欢?我们不敢说,但作用肯定会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放弃任何一次争取年轻观众的机会,甚至让大学生从台下走向台上,从一般的欣赏向自我展示转变。”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讲话中指出,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受众的反应,和大学生的交流对艺术家来说,对自身的修养有好处,是个双向互动的事情。在演出前组织一些讲解工作,对京剧艺术的普及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周和平还指出,民族文化植被的破坏是不能马上感知到的,但是损害和影响很大。近年来社会上表现出的信誉危机,就是民族文化植被被破坏的反映。
各校的大学生代表还就京剧艺术应定位为高雅艺术,还是大众艺术;京剧艺术应该按原汁原味去保留,还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革新、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辩论。公安大学的学生代表说,他代表的是不太懂京剧的大学生。他认为,如果片面强调京剧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用“高雅”来掩盖处境的尴尬,观众群就会更加萎缩,也就不必做什么普及工作了;如果过分强调京剧的“原生态”,就只能成为“博物馆艺术”,也就不必提出“振兴京剧”的口号。他认为,京剧应当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改革,这样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才会有自己的市场。
记者在这次演出活动中和研讨会上发现,令人欣喜的一片热烈也掩盖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观看演出的大多是各校业余京剧组织的成员和京剧爱好者,以及教职员工和家属,“戏盲”和“半戏盲”进到剧场的人数还不够多。尤其是只演了一两场的学校,更是如此。而参加研讨座谈的同学,更是绝大多数早已参加了校内的业余京剧组织,其思维方式和观点多接近于老票友,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一般的青年学生的感受和看法。这些不足,在今后的京剧进校园活动中,如果不能拿出有效的措施给予弥补、改进,就很难说是否真正起到了普及京剧知识、扩大京剧影响、培养京剧新观众群的作用,这样的活动也就会流于形式,仅仅是热闹和满足了校园内原有的戏迷而已。(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