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文化收藏展昨天揭幕 梅兰芳周信芳手迹首次面世

梅兰芳的书画、俞振飞的戏袍、杨宝森的扇面、黄桂秋的头面……第四届中国京剧节的好戏还未登场,昨天在三山会馆率先揭幕的“中国京剧文化收藏展”,就先吸引了众多爱好戏曲人士纷至沓来。
记者了解到,这场以“走进京剧、关注国粹” 为主题的京剧节普及活动,展出了沪上近20 位藏家数百件藏品。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既有雕龙描凤的京剧服饰,也有幽兰飘香的京剧名家书画遗珍,还有落满岁月沧桑的梨园戏单,更有老戏考、老唱片、旧道具、老照片、老期刊、旧海报……上自清末、下至当代,亘绵百余年,宛如一卷中国京剧的史话。

“梅氏风华”万古存

这次首次展出的众多珍品中,包括梅兰芳当年亲笔所画的花鸟图。这是一卷立轴上的两幅小图,一为山水、一为花鸟,画功细腻纤巧,十分从容雅致,显示了大师生平厚积薄发的艺术修养。 在一张印有“宇宙锋”字样的戏单前,收藏者告诉记者,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戏单,也就是上海人所称的“说明书”。原来,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留居上海,坚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抗战结束后,梅兰芳初返舞台,第一次出演的《宇宙锋》就获得空前反响。这张说明书,包括梅兰芳出访苏美时的大量照片奖状,是对大师当年舞台生涯的绝佳见证。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史料,看到梅兰芳当年的绝代风华。

“梅周情谊”出砥砺

在众多展品中,周信芳写于1961 年的一封亲笔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梅兰芳去世时,身为上海京剧院院长的周信芳写给故友的一阕挽联。在已经班驳的稿纸上,还可以依稀看到笔者当年的垂垂深情:“早岁共歌坛、时序如飞……晚节愈坚,砥砺中成真诚友;暮年逢盛世,老当益壮……惊问倏玉,云山水哭良导师。”
梅、周二人,多次在舞台上合作演出《九更天》、《战蒲关》、《二堂舍子》等剧目,更曾共事于中国戏 曲研究所。梅兰芳之与周信芳,不仅是“真友”,更是“良师”,两人这种亦师亦友的惺惺相惜此信为证,更显珍贵。

十斤“金蟒”首面世

著名京剧服饰收藏家包畹蓉亲自设计的纯金大龙男蟒,由三位八十岁高龄老艺人,以10余斤金线数十万针,耗时三年零六个月精心绣成,流金溢彩,华光照人,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珍品。作为“荀派大师”荀慧生的弟子,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告诉记者,在他50多年的收藏岁月里,留下了和“四大名旦”交往的动人故事无数,在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珍贵的菊坛佳话。
据介绍,在此次展出的藏品中,还包括俞振飞的戏袍、杨宝森的扇面、姜妙香的小画、黄桂秋的点翠头面等。其中,要数俞振飞在《琴挑》中穿的淡雪青文房四宝小生褶子最夺人眼目。上好的缎面绣以文房四宝,做工精美,高雅大方,与舞台上才子佳人的故事相映成辉。(李清)

(摘自 《上海青年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