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心勃勃、残忍歹毒的麦克白夫人唱起昆曲、舞动水袖;当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穿上京剧的戏服,用京剧腔念出“生存还是毁灭”时,莎士比亚笔下这些著名的人物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穿越”观感?在上海戏剧学院日前推出的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上戏有戏”系列演出中记者发现,12部作品中,根据莎士比亚原著改编的戏曲作品占了将近一半:其中包括越剧《仲夏夜之梦》,京剧《王子复仇记》《驯悍记》,以及脱胎于《麦克白》的昆曲《夫的人》等。
把莎剧掰开了揉碎了,反而更贴近观众
京剧《王子复仇记》排演初期,业内曾传出争议的声音:“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等台词,似乎与有板有眼的传统戏曲并不搭。莎剧改编成戏曲,会不会遭遇“水土不服”?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刘明厚认为,戏曲舞台上多年来不间断上演莎剧,这本身已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莎剧与中国戏曲之间,有着不少契合之处。“有别于严格按照‘三一律’写成的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的时空转换灵活,与戏曲的灵动、写意和虚拟的表现手法非常接近。除此之外,莎剧的语言是诗化的,这也与中国戏曲的传统一脉相承。”正因为如此,当莎剧与中国戏曲结合在一起时,能够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与话剧相比,我国的戏曲艺术反而为莎剧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看来,莎翁的“权威性”束缚了不少话剧创作者的手脚,不敢大刀阔斧地改编、移植,使得话剧舞台鲜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改编作品。而看似与莎剧“八竿子打不着”的戏曲,因为剧种、程式、行当、唱腔的特色和限制,反而“解放”了创作者,让他们敢于把莎剧掰开了揉碎了。“戏曲对莎剧的改编不是小修小补,几乎每一行的台词都是从头写起的。”
形式上“无底线”并不代表艺术“无底线”
莎剧“本土化”的艺术难点在哪里?“在形式上,莎剧的改编没有底线,但最怕‘不中不洋’。”孙惠柱举例说,在莎士比亚年代,是没有服装设计这一概念的。当时的演员类似于中国的戏曲演员,自己有什么“行头”,上台就穿什么。既然如此,莎剧中的人物穿上中国古代的衣服,又有何不妥呢?更何况,西方的戏剧界,早就把莎士比亚翻来覆去从里到外改了个透。这次“卷福”主演的哈姆雷特就穿牛仔裤、用手机;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最新改编的歌剧《奥赛罗》则不再让演员把脸涂抹成暗棕色,观众们在现场看到了一位“白色的”奥赛罗。
在外国观众眼里,莎士比亚的戏剧怎么改都不稀奇,相反,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个融入异国文化精髓的莎士比亚。京剧《王子复仇记》王子的扮演者傅希如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创作《王子复仇记》时,上海京剧院的定位非常清楚,就是通过纯民族的艺术来表现国际性的故事。服装、舞美、唱、念、做、打,看不到任何的欧化处理。例如,在处理王子之死时,用的就是标准的京剧程式。在大段悲切动人的唱念之后,“王子”徐徐做“探海”式,接着突然转身接“射燕”,挺身“僵尸”,轰然倒地。这样的艺术处理,为这位内心纠结的王子找到了一个独特的“死亡”方式。事实证明,这样中国味十足的诠释让异国的观众为之着迷,《王子复仇记》在王子的“故乡”丹麦演出时,30家媒体共同给出五颗星的最高评价。
有专家认为,“莎士比亚剧作中对复杂人性的回归和揭示,是莎剧的灵魂所在,不管怎么改编,这个灵魂都不能丢。”刘明厚说,不求“形似”但要“神似”,这是所有莎剧本土化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记者 徐璐明)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