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历来在青岛是很有群众基础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和马、谭、杨、奚"四大须生"等前辈名家都曾来演过戏。"后四小名旦"中的许瀚英、陈永玲都是青岛籍,吴素秋、孙毓敏等名家都在青岛生活过,现今的著名琴师李门、李超兄弟和王仁武(山东省京剧院)以及新秀李军、耿巧云都是从青岛出去的,现年59岁的言派老生任德川更是在青岛土生土长,裘盛戎的大弟子钳韵宏也在青岛……。早在20世纪30年代,青岛就有不少票房。就是在新世纪的今天,京剧票友的活动还是相当活跃。

青岛有个"戏迷角"--海泊河文化公园。这些年来,每逢周日上午,几百名戏迷们就自发地来到这里。都在公园的画廊周围,有八九帮之多(有时还达到十多帮)。他们都自己带着乐器,文武场一应俱全。演唱者有老生、小生、青衣、花脸,还学习各种流派,主要是清唱传统戏,也唱现代戏。其中,年纪最大的有90高龄的耄耋老票友葛春喜,他最爱唱《失街亭》的诸葛亮;还有年仅八岁的小女孩刘依依,不到六岁时就能粉墨登台彩唱《女起解》(已演了近20场),她现已能清唱《穆桂英挂帅》、《坐宫》、《春秋配》、《赵氏孤儿》等戏中的旦角唱段。每帮的周围都是满满的观众,简直是水泄不通,热闹非凡。许多票友还经常登台清唱和彩唱,不仅是乐器,就是所有的行头都是自行购置,演起戏来还满像那么回事呢!现在,青岛还有不少孩子喜爱京剧,任德川和我于四年前就组建过"娃娃京剧团",给他们排演过《铡美案》、《打龙袍》、《打虎上山》等戏。

我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京剧节目,每次开通热线时就常有年轻听众打进电话,回答我提出的戏曲知识问题,往往都说的很正确,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大学生,我听后格外兴奋和感动。由此可见,京剧在青岛还是很有缘分的。这也正是当今振兴京剧的良好基础。 (2001.05.13)

吕铭康:青岛市少年宫儿童文学编辑室主任兼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京剧节目主持人
青岛市少年宫 儿童文学编辑部 ( 邮266012)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