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为了更好地传承国粹文化,北京将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活动,目前初中版的京剧教材已在丰台区试用,小学版京剧教材也将适时推出。有网友对此举表示赞成,京剧是国粹,宣传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就曾在两会上提出,京剧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年轻一代很好的“教科书”。但也有人认为,京剧当初的兴盛也没有得益于“进课堂”,现在的衰落也并不是编了教材进了校园就能解决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的孩子们是否还有心思认真学京剧呢?
笔者认为,京剧进教材,虽然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推动京剧的兴盛,但久久为功,对于传承国粹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意义也不应低估,更不可无视。笔者一学生酷爱京剧,并把梅葆玖先生的徒弟胡文阁老师视为自己的男神,课余时间、在家时间基喜欢即兴演唱某一京剧唱段,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校园“京剧迷”。当笔者采访她,问及是怎样爱上京剧的问题时,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受了小学和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的京剧经典片段的影响。
由上例可知,京剧进教材,对于传承国粹艺术,普及京剧知识,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京剧,对于京剧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不应否认京剧进教材的意义。不能因为京剧当初的兴盛没有得益于“进课堂”,就否认京剧进教材的作用。
当然,京剧进教材,还必须进课堂,安排一定的教学课时,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京剧进教材的作用。否则,进了教材不进课堂,效果难以预期,作用必受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传承创新的原则,既要大力发展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创新文化、开放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也要重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新时代,走进大众视野,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梅葆玖先生说得好,京剧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年轻一代很好的“教科书”。京剧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英雄故事,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艰苦奋斗教育的好教材。京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引导青少年学习京剧,了解京剧,走近京剧,不但能使他们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京剧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凝聚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