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江泽民总书记有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北京市努力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艺术创作上的精品意识得以强化,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不断推出新戏,为人民大众奉献出丰盛的精神食粮。一年里,北京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有16个剧(节)目、群众文化有15个节目在全国和国际性比赛中获奖,如果加上北京市的评奖和个人单独获奖,据不完全统计,专业达到24项之多,群众文化有18项之多。这是历年北京市文化局获奖最多的一年,可谓是硕果累累,全面丰收的大年。
把艺术创作生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力争创作出几个重点剧目是北京市文化局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他们在开掘新的创作题材、运用新的表现手段、创造新的艺术样式、采取新的运作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不仅出了作品,还出了经验。
京剧《宰相刘罗锅》、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即将上演的曲剧《四世同堂》等,都是由成名的电视剧转换创作为舞台剧,电视剧产生的巨大影响,为这些剧目在群众中的推广普及提供了很大便利。担任这几个剧目创作生产总策划的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说,中国戏曲历来有“生书熟戏”的创作传统,民族艺术的创造当然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这也是“生书熟戏”的戏曲创作传统在今天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创作的选材上来说,不管是讲述皇宫内院的故事《宰相刘罗锅》,还是演绎普通百姓当下生活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亦或是回忆老北京世态众生的《四世同堂》,在对北京城市文化资源的开掘上,结合剧种特点,选材准确到位,保证了创作的独特优势,使这几个剧目一举成名。
不少剧目在创作班底的组建上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在创作中融入新的观念,使这批剧目迅速为观众所接受和喜欢。他们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也为今后的艺术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初上演的京剧《宰相刘罗锅》(一、二本),汇聚了众多优秀编导表演人才,来自上海的陈少云、中国京剧院的李岩、香港京剧团的董圆圆、湖南的陈健秋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为京剧的改革开拓新路。在不失京剧体艺术的前提下,从唱腔、音乐、舞台美术、服装上都做了大胆的革新和改造,在不失去老观众的同时,又为京剧培养新观众做出了努力。如今三、四本的创作他们又秉承老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广募人才,甚至把触角伸向了台湾有成就的京剧演员,务求新人耳目。正在加紧排练的昆曲《贵妃东渡》的主创班子是一次跨地区、跨剧种、跨国界的艺术群英会,形成强强联合,重拳出击的态势。出现了《贵妃东渡》未演先热的可喜局面。
北京市在抓专业艺术创作的同时,大力扶持基层文艺创作,市文化局今年制定了《群众文艺创作调演及奖励办法》,把重点放在搞好群众舞蹈(包括广场舞蹈)和戏曲创作上,并分别举办了舞蹈和戏曲的调演,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舞蹈《红扇》夺得了无可争议的金奖第一名。
“空山新雨”杯戏曲调演中各区县踊跃参加,进入决赛的63件作品充分体现了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准。
“五月的鲜花”群众文艺活动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今年他们借助“相约在北京”的活动,使自己的声誉远播海外。最令人值得称道的是,北京市文化局在抓群众文化创作时,眼睛既向内看力促艺术质量,两眼又向外看,寻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上的赞助和资金支持,使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有声势,而且收效大。 (千龙新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