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虽然生存的艰难,但好歹仍在大伙眼前不断地粉墨登场,想想一百多年前我爷爷的爷爷他要爱看戏的话,武家坡里台上两人就这么斗嘴,四郎探母里杨延辉就打的这几个比方,再看今天,同样岁数的传统玩意儿还有几个这么固执完整的保存着的?况且这种保存不是搁在故宫的玻璃柜里隔绝空气恒温恒湿的放那不让人碰,而是要一代人一代人口传身受的“再现”出来,真不容易!
从看了白燕生老师采访张火丁老师的节目之后,就想跟大家汇报自己的感想了。
难受!白老师招数用遍效果不出不痛快,张老师话不投机欲言又止不痛快,我是想听的听不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被砸晕了不痛快。
就好比穿了双小两号的鞋,脚也不痛快,鞋也不痛快,人家看我走路也觉得别扭。 戏曲频道的工作人员肯定是不容易的,其中的技术问题更是我这样的一般观众难以想象的。但对他们工作难度的理解不能平复我对他们的节目的不满。
看了网友的批评文章我很同意,确实,白老师的节目把一个在观众心中已经快要被厌弃的形式拿来就用了。这也让我看了节目后很惊讶。不仅其他电视台其他频道这类节目已经穷尽,就是11台自己以前的类似节目,象姜昆主持的那个什么节目,不也慢慢消失了吗?
实话实说,其实全国电视台的人玩的都是拿来主义,凤凰卫视有个老头一读报,立马全国上下都整杯茶整摞报纸来读。现在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有几个是自出机杼的?有自己特色的?硕果仅存的只有一个--新闻联播。
而京剧这么老的内容,要今天的电视人不断想出新的形式来包装,来传达,来表现,来烘托,又没有西方的现成节目拿来套用,又没有十个八个电视台你争我赶的相互促进,就更不容易了。
我宁肯认为别的频道这类节目办的恶心是因为虚伪矫情——动机问题,而11频道这个节目不出彩在于削足适履——技术问题。
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是要用不同的招数的,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者也。白老师说他对张火丁是喜爱的是了解的,因此才采访她。那么我就不明白了,对自己了解的采访对象,还要把这么尴尬的谈话场景扮上屏幕展现出来吗?就不能换个招儿?
我们都知道张火丁是个群众喜闻乐见的青衣演员,为什么电视台的人不能采访一群各个年龄阶段各种职业群体各种文化层次对京剧认识程度各不相同的爱好者,取精用博,从中再整理出理性的谈话,反映出观众对演员的喜爱究竟从何而来呢?为什么电视台的人不能利用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直接纪实的记录一场演出前后观众对演员的期待、感谢与追捧?甚至是批评与不满?
我们都知道张火丁是个认真负责的京剧演员,为什么电视台的人不能派出两个人,完整的记录演出前的一周里,演员和剧组是怎样排练整合的?张火丁是怎样和琴师吊嗓的?她又是怎样和小川摆位置配身段的?其他配演和其他幕后的工作人员又是怎样为了程派的一出戏统筹规划的?现在的京剧演员恐怕再也没有现场钻锅台上见的了,那么这“一棵菜”是怎么种出来的?这类事情我见得不多,就我见过的而言,非常有趣,而且细节感人。
我们都知道张火丁投身程派,又广延名师,为什么电视台的人不能跟踪一次他们师徒的传艺过程,让大家看看人人都能概括出的程派特点是通过怎样的一字一腔,一举手一投足,掰开了揉碎了具化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演员推出新戏不易,尤其是经济上的支持难得,为什么电视台的人不能派出两个人跟着工作室的人跑跑赞助,拉拉关系,把一个“难”字具体成影像?这难道不是电视的长处所在吗?
我们都知道张火丁少言寡语,但她说在朋友同事之中还是有说有笑轻松自如的,为什么电视台的摄像机不能以第三者的角度记录下这些呢?
张火丁说她荧屏面前不善言辞,为什么白老师不能把聊天的场所搬到各练功房里?是为了固守自己这个节目的布景和招牌吗?
等等等等。有意思的东西多了去了,绝不是问她平时爱买什么衣服、爱看什么电影、爱吃什么东西。当然这么一来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就得上去,但节目好看了,广告也就来了。不信您要这么做一期张火丁的、再做一期于魁智的,11频道放完了,中央一台都能拿去重播。
我理解11频道工作的艰辛,但我更希望他们对自己的节目精益求精些。京剧演员不好好演戏的话,坏的是一台戏,是自己的牌子;戏曲频道要是随便地就把节目推出来的话,损失的可就大了去了。
真希望他们能重做张火丁那一期(可怜我只看见过那一期)。
本贴由TW于2006年7月22日16:32:57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