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他或多或少都知道《沙家浜》。现在,交响音乐 《沙家浜》的开场锣鼓就要再度敲响,过来人将重温往日时光,那充满欢乐的青春 年华;青年人会体验到往日情怀,那种中西、雅俗的交融,也许会令你觉得那是真 正“酷”的音乐。
你听过、或者没有听过,不想再听一遍吗?
每个经典音乐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沙家浜》就是这样一个沉甸甸 的话题。“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得都是客,全 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这出自著名作家汪曾祺 之手的唱词,不同的人听来感慨不同。
原版交响乐《沙家浜》30年再度复排,这消息不胫而走,在京城乃至全国引起 人们极大关注。以《沙家浜》为首的八个样板戏,是“文革”时期单调文化的象征, 但也是在政治文化的尴尬气氛中,艺术上另辟蹊径的一种尝试。所以,交响音乐 《沙家浜》不仅仅是一出戏,它负载了太多的含义。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他 或多或少都知道《沙家浜》。
■在尴尬中求生存,交响音乐《沙家浜》诞生
在我国五六十年代曾经有一个探索交响乐民族化的阶段。先是尝试着用“旧瓶 装新酒”,即用交响乐这种“大洋古”的“旧”瓶子,装进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这瓶时代“新”酒。这时期涌现了一些交响乐作品,如罗忠写于1958年的《庆祝 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序曲和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献礼作品《第一交响乐》。前者 的主题显而易见,后者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词义所写,主 题是歌颂新中国成立。其他许多作曲家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希望借助时代内容 推动纯交响乐的创作,但是演出后影响并不是很大。
“大跃进”之后,交响乐创作队伍和创作内容都开始“面向工农兵”,许多乐 团成立了以乐队队员为基础的业余创作组,提出要向专家叫板向专业创作组挑战, 开始对交响乐创作进行大胆尝试。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1960年集体创作了《人民公 社万岁》交响乐,尝试以歌颂人民公社的群众歌曲为主旋律,作品排演后并不成功。
同年,中央乐团杨幕云、张孔凡等人把京剧《杨门女将》的唱腔用小提琴拉下 来,记谱改编出乐队效果,创作了交响乐《穆桂英挂帅》。此外,比较成功的作品 还有罗忠根据杜鹏程的小说创作的交响乐《保卫延安》,音乐采用山西梆子和秦 腔的旋律,相当新鲜,在音乐界引起轰动,群众也很欢迎。在交响乐中可以听到京 剧、梆子和秦腔,这是为广大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自此,交响乐试图将民族化的 内容和民族化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的探索变得越来越可能。
1965年前后,北京京剧院的一出名叫《芦荡火种》的戏引起了江青的注意,她 指示中央乐团的人去北京京剧团观摩。中央乐团的团长李凌等人看过之后觉得不错, 在体会江青的意思之后决定叫指挥李德伦去“抓一抓”,看看能不能把后来改名为 《沙家浜》的这出京剧改编成交响乐,只说是“做试验”。李德伦于是找来业余创 作组的几个人,开始了创作。
交响音乐《沙家浜》以中央乐团业余创作组成员为主,主要执笔者有四位:杨牧云、邓宗安、谈炯明和罗忠。罗忠是乐团专业创作人员,与谈炯明等业余创 作者私交甚厚。不久,罗忠写出了《坚持》一场,描写的是郭建光在芦苇荡中坚 持斗争的一段,有独唱、合唱,有主旋律,结果乐队一演奏,效果很好。京剧原有 的气势、气氛拿大乐队一“烘”,很有感染力。于是共同构思,分头执笔,三个月 后草成初稿。
谈炯明说:“虽然在创作之初就知道是江青下达的任务,但在具体创作中江青 并没有指手画脚。《坚持》一场成功了,上报林默涵,就开始铺开干了。”完成后, 中央乐团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礼堂进行汇报演出,江青审查通过,正式定名为 “交响音乐《沙家浜》”。随即在北京音乐厅向公众首演,大获成功。
■《沙家浜》热演的时候,原作者却是“靠边站”
早在《沙家浜》创作的同时,创作组的部分成员和罗忠就已经被内定为“裴多菲俱乐部”反党小组的“黑掌柜”。创作组的成员一边写检讨,接受组织审查, 一边创作,白天开会,晚上加班。毕竟,有“革命工作”做是幸福的,《沙家浜》 就这样完成于政治的无形压力下。
“文革”开始后,罗忠被抓起来隔离审查,关于“裴多菲俱乐部”的大字报 满天飞,所以,当《沙家浜》热演的时候,原作者却是“靠边站”,由政治挂帅的 “革命作曲家”重新组成创作组对原作《沙家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想抹掉 “反革命”的痕迹。音乐被改得面目全非,原序曲用的是《新四军军歌》的旋律, “文革”中被改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因是《新四军军歌》的作者当时已经 被打成“反革命”。原开场是京剧锣鼓,后改为纯乐队等等,不一而足。
参加样板戏演出的人员还有“样板服”,由江青亲自指定样式,一套是四个兜 的中山装,深灰色,有点发绿;另一套是翻领的,浅灰色。男女上衣样式相同,女 的是裙子,男的是长裤。冬天穿军大衣式样的“样板大衣”,戴“样板帽子”。一 度江青还想让乐队队员穿没有肩章的灰军装打绑腿,乐队指挥李德伦等“阳奉阴违”, 说:“我们不能穿着革命的服装给反革命敌人胡传魁伴奏。”八个样板戏还演红了 四个“样板团”:中央乐团、中央芭蕾舞乐团、北京京剧团、中国京剧院、上海京 剧院。
当时样板戏的演出是政治任务、革命工作。“文革”中,《沙家浜》曾演出过 多少次,没人统计过,恐怕也统计不清。中央乐团指挥韩中杰回忆乐团南方巡演到 福建的情景:“舞台背景是三层楼高的毛主席雕像,十万群众当街而立,音乐只要 一响起来就是掌声雷动,每到一地,夹道欢迎,群情激昂。”打开1967年6月17日的 《人民日报》,一个大标题赫然在目:《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会演》,报道称“八 个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 《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受到了工农兵群众的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历时三十七天,二百一十八场,接待了 将近三十三万名观众。报纸还说“凡是看过革命样板戏的工农兵,无不欢欣鼓舞, 万分激动。这样的革命样板戏,有一千出一万出也不觉得多,看一千遍一万遍也看 不够!”在那个单调的时代里,八个样板戏就是全国人民十年的精神大餐。
■复排《沙家浜》你的心情如何?
当年八个样板戏中的七个都已经在“文革”后的二十年里重新复排过,而只有 交响音乐《沙家浜》始终没有机会再现舞台,本月20日和21日交响音乐《沙家浜》 要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这将是“文革”后的首次排演。当年的首演者、如今面 貌一新的中国交响乐团及其合唱团,将在汤沐海的指挥下演出从《序曲》到《胜利》 全本九场的《沙家浜》,从纯艺术的角度重新诠释这一说不完、道不尽的经典之作。 老团新面貌,新世纪新听众,必将为此次演出平添不少可供回味的东西。“作为创 作人员我心里很高兴,但也很伤感。样板戏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后伤害了很多人,包 括我们作者自己的感情,但作为艺术上的探索,它在音乐史上是有贡献的。”谈炯 明强调:“要演就演原汁原味的。还历史本来面目,将‘文革’中颠倒了的东西改 正过来。”
著名指挥家《沙家浜》首演的指挥者李德伦先生说:“《沙家浜》记录了中国 交响乐团的历史侧面。当时排演《沙家浜》实际上是以一种变通的手法保存了乐团, 使乐团业务得以持续发展。”近30年过去了,在今天这样一个艺术风格可以自由撞 击的环境里,相信《沙家浜》所留给人们的,除去一丝对往昔的追忆以外,更多了 一分对其自身艺术美感细加体验的余地。而现代交响乐那不同于传统京剧的唱腔风 格,更强的旋律性,更清晰的用词,加之交响音乐的形式,同样也会使没有经历过 样板时代的人们接受这一东西方艺术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
■文/姜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