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杆头风欲平,长帆举棹觉船行。柔虏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敦煌曲子词。它用词之浅近,含意之深远,可达人生之哲理,万物之进退。词作分明道出了,对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把这首敦煌曲子词的理念,用到京剧论坛上来,这对于京剧艺术的探讨,实在是最贴切不过了。笔者觉得这还有助于自己认识水平的提高,当然也希望得到同好的共鸣,异见者的批评和指正。

此曲子词上提到船,会勾起我孩提时代在浙地,看走江湖的戏班子的船,游戈于水乡湖港浜汊,夜宿于村镇小学祠堂,漂泊的船,孤寂的“家”,他们的苦和美,诉说着唱戏的生涯。在我年幼的心灵上,永远无法抹去。因此,闲暇中胡乱涂鸦,聊作印记,上论坛来轧轧闹猛!

面对这首笔者爱读的敦煌曲子词,它也让笔者深深感悟到,有一些很浅表的现象,却蕴藏着让人反复思考的理念,在探讨一种艺术的“明伦堂”上,京剧行中,“移步不换形”、“缠头似锦”、“艰苦受尽”、“红楼交颈”、“红楼匹配”,“十六岁开怀”的“开怀”,还有关系“演戏角色的代理”等等,人们发表着各式各样的见解,各人站立的位置不同,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祈求相同的见解。我们太习惯于固有的模式了,总是希望将不同的观念纳入人为的模式中去。这个时期通行一种模式,就什么事都与它搭得上界,重复着这种模式于万物之中而乐此不疲。这一切常引发笔者的深思,这样的现象对头吗?

笔者曾经通读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徐迟先生在序言开头说,这是一本很静的书,假使您的心没有静下来,最好先别打开它,他没有说错。可您若换一种假设,我就用这本书,让自己宁静下来,不可以吗?因此,我开始读这本书,结果读得挺好,得到了不少的教益。看来,我们应该学习从各个方面去认识事物,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个多元的世界里,时代的进展,已经不可能将许许多多的思潮纳入于一个轨道中,因此,各自的表述,只能以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去认识。这也许应该是正确的。

在一个小范围的京剧论坛上,有人提示的某种看法,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是荒谬的,但您得承认这不失为也是一种看法。因此,留存我们的各自表述,就不会产生无畏的争吵。看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能让我们客观地认识事物。在艺术的世界里,有一此“异端”的产生,我们应该先充分去认识它,而不是先否定,乃至扼杀。

因此,京剧论坛上有时的“乒乒乓乓”,也使笔者更深入地体会到,这京剧论坛的小舞台上,同样看到了人生的大舞台。笔者在这小范围的群体中,得到的感受是:对于出生在三十年代前后的,笔者只能听,而且应该洗耳恭听;对于出生在四十年代前后的,笔者可以聊,而且是海阔天空地聊;对于出生在五十年代前后的,笔者可以谈,而且是诚恳地谈;对于出生在六十年代前后的,笔者且慎言,要小心了;对于出生在七十年代以后的,笔者就得留心自己讨厌的嘴巴,而仔细听取他们在想些什么了。

假使不识时务地对着出生在五十年代以后的谈“反右”;对着出生在六十年代以后的谈“饥荒”;对着出生在七十年代以后的谈“文革”,除了自讨没趣,会留下什么呐?所以,笔者对于艺术的探讨,无不尊循着这客观规律。老年人有什么权利教训年青人呢?我们给年青人又能带来什么好的榜样呢?笔者的这一感叹,又得益于读《瓦尔登湖》一书中,戴维·梭罗对老年人的警示。

在京剧论坛上,当有先生对十六岁“开怀”二字,觉得略有联想,用了新潮的“注册版本”时,笔者觉得这不是单个人的看法,而代表了一种倾向或者说残存。尔今年青人所产生的联想,不正是文革之初,早已因袭的批判模式。对传统以这种“老翻新”式的指摘,颇有“似曾相识雁归来”的感概。深为人们对历史遗忘的迷惑和悲哀,及年青一代对历史陈迹的不晓乃无知,这似乎因循旧例的见解,又因循了何种规律呢?这能责怪年青人吗?难道这也会成为遗传基因?代代相传?笔者无解!

我们在讨论某个演员似张火丁吧,被采访时的形象,提示出各式各样的看法,但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里,感觉中,似乎习惯了应该先有一个预设的模式,我们这样一种心态何方传承?如何感染?我们究竟希望这样一位司职专于演戏的演员,怎么样显示自己,才能满足大家的祈求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似乎是我们自己心灵在作怪。因循了长久的习惯,非得有一种无形的“依托”作靠傍?以趋众的心理,人云亦云,才心定神安?一旦失却,我们的灵魂就似落入了傍徨?我们难道就不能跳出这种因循旧习的桎梏,一定要似羊群归牧一般顺流而行呢?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呢?笔者的迷茫倒在于此!

京剧艺术应该是美的艺术,既然它是美的艺术,呈现在舞台上的,应该是美奂绝伦的,竭尽我们全力的。可是,以笔者生活中观察到的,孩儿告诉我说,年青的朋友们会不解地询问她,您喜欢的京剧,这些演员怎么这样老呀?挺可怕的!是呀,纵然标千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人家眼里,只看到您“腰身三尺六,下巴三层肉”,怎么说一个阿姨好婆了。您就让让贤吧!教教戏吧!可是恰似一座山一般,煞是腾不出场子来!更别说掉了牙的小生,小生是可以掉牙的,可这是在舞台上,人家一转台,那怕偶儿看到,怎会停留半分钟呢。京剧院里难道就没有没有掉牙的小生?天哪!我们还有什么信心去张扬这京剧艺术呢?

笔者的异见分析还有没有一些道理呢?京剧艺术振兴的表象,真可谓“满眼风波多陕灼”的。可惜,时尚充塞着虚荣的内里。似乎该人人都欢喜的京剧,多么想天天、月月、年年,巴望有“身价”的洋人款款步入金色大厅,来欣赏这“国粹”艺术。是“看山恰似走来迎”吗?您可得留意“恰似”二字懊!京剧传统艺术,传存在民族群体的智慧中,它恰似“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唐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宋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本身早已经历了生活的严酷筛洗,时间的无情切割,“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民族艺术的巅峰,等待的是希望后人的探寻和发掘!而时尚千般愿、万般改,创新的欲望,改革的祈求,那只是您这条船儿,上面坐的那些权益者,这边一浆,那边一槁,闹得京剧的船儿在团团转罢了!笔者相信本民族的有识之士,终究会端正航舵,正确地粉妆,把留存有丰硕成果的艺术宝库,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京剧艺术,让这条船,健康地行进在人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

本贴由鹧鸪天于2006年3月18日00:03:5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