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概之余说感概,——“隔年的皇历不能翻”。 我们对戏曲艺术的评判,到底应该居何种心态为适度?只怕难有定论!此番《群英会》演出,惹得戏迷颇多感概,笔者感概亦同。可是感概之余,思索自已的一点感概,也还觉有失于偏颇之处。对于京剧艺术,倒过来、回过去也看了、听了几十个年头。日积月累,也多少悟出点道道儿来!就此番所演,若只是就事论事,拿老一辈的《群英会》作比较,怕也有失公允。纵然将如今的比了下去,可心底里仍旧不是太平衡,此话怎讲,倒也是茫茫然的。世人老把京剧艺术比来比去,和时尚风行的比,带给自已的是迷惑不解。感觉京剧艺术实在是货真价值的东西而无人识货,又陷入深深的苦恼。专职于京剧艺术的,捧着“金饭碗”叹息“饭难讨”。下定决心,老子下海做生意去,也大有人在。而固守在艺术阵地上,扮个侠士豪杰活灵活现的奚中路,也百般叹息京剧的难学。总也会叹息那些穿着轻松随意,头发染得黄绿,拿着话筒,手儿东抓一把,西撒一下,嚎叫般的呼喊,竟会引来如此的狂热。这世道倒底怎么啦?!洋人那边,笔者非常注意那位看着吓势势的杰克逊的歌唱,那是形象和狂热的极致!那件衬衫,一会儿敞开,一会儿合上。一会儿褪下一半,一会儿又穿上了肩。我一眼不眨注视着直到结束。变化在个人和午伴伴唱中,个人动作大同小异。尚不及当年的卓别林,在台上一个跟斗,劈叉,又轻轻松松从劈叉收腿站起,可以后的杰克逊也非当年的卓别林可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随者。过去了,永远是风光不再,可为什么京剧一定要死不暝目般地不服贴呢?!试想唐朝的诗,后人有超过三李、杜、白否!宋朝的词,后人有超过苏、辛、晏、贺否!元朝马致远的小曲,今人又谁个胜出!明清的小说,那更不用说,《红楼梦》今人谁个超越得了呢?!京剧艺术有它的辉煌过去,尔今也实实在在风光不再!昆曲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识承认的世界文化口头非物质遗产,是保护起来!笔者没有理解错的话。并不是因为它风靡了全球!有人极希望京剧也有此“殊荣”。我倒怀疑我们是否是“穷疯了”一般!掉转马头,我们也看到:唐诗仍有人在读,宋词仍有人在呤,元曲仍有人在唱,红楼梦周汝昌仍在钻研不息。可一定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那不成。京剧同样在此列。昆曲拿得出手,重头戏也只是《牡丹亭》。这些东西好不好?好!灵不灵?灵!风光再不再?不再!京剧也同样。尔今那些东西好不好?未必好!水平高不高?未必高!可就有人车如流水马如龙,潮水般地追,癫癫地疯!也无有任何端倪,说出来了一种好得不得了的新品,没有。无非从西方搬来一点旧货。哎!就这,娃娃们就狂!您看着台两边的喇叭箱,似搬家公司,把东家好婆做姑娘出嫁时的陪嫁葙子,放错了地方,垒得老高老高。可你不得不佩服,这些时代的追随者的嗓子和耳膜,可一听见戏曲音乐就嫌吵,双手护住了耳朵。唱歌的刘欢评估戏曲,说了几句真话。这几句真话,倒体现了余者歌星所无有的水准。笔者觉得,刘欢的观念可以使我们戏迷们清醒和现实。文革的摧残,使戏曲艺术失却了一个时代的追随者。这无法弥补的断层,成了永久的缺陷。事实也正是如此!残留的一批老者,纵然爱好京剧,总不知不觉、或多或少,流露出九斤老太的心态;而年青的一代,对于戏曲类玩意儿,干脆就不受理!虚矫的传媒、坐着权位的人儿,赞扬一时的闹哄,肯定个别的群体,违心地恭维,假大空的套话连连。可惜艺术这玩意儿,得拿到市场上去锤炼一番!今不如昔是个敏感话题,对于京剧,说说还问题不大。对于今日演员水准的高下,笔者也希望找到合乎情理的解读。碰巧在巴尔扎克所写《贝姨》一书中,竟然有关于戏曲的评判, 先摘取几句:“雕塑和戏曲一样,是一切艺术中最难而又最容易的,只消把一个模特儿依样葫芦的捏下来,便可以成为一件作品。但是要给他一个灵魂,把一个男人或女人造成一个典型,那简直和普罗曼德取天上的灵火一样困难……。”是的,过去捏塑过不少超现实主义的英雄,我们咀嚼了十余个年头!可如今那些吃现成饭的“大拼凑”,也许还比不过往昔那些玩意儿。再摘录一段是:“持续不断地工作是人生的铁律,也就是艺术的铁律,因为艺术是最精醇的创造。所以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既不等定货,也不等买主。他们今天、明天,永远在制作,从而养成了劳苦的习惯。无时无刻不认识困难,凭了这点认识,他们才和才气,才和创造力打成一片。”“伟大的人物都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这精辟的见解,紧贴着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叶盛兰、更不用说那位尊敬的“梨园老寿星”肖长华先生,他们的成就,体现在《群英会》里的表演。确实可以令人信服地承认,今人要超越前人实在是太困难了。在本论坛上诸辈先生的水准,己经用不着笔者对引言作过多的赘述了。而反证出如今的演员,他们身逢时世,囿于流俗,演出机会不多,真乃“初识莫谈懂,不熟不等于会”。实实是无法和前人相比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笔者用“隔年的皇历不能翻”作付题,用意也在这“不能”二字,也实实是不能常规地照翻照套的了!当然坛台上颇有艺术造诣的尊长们,完全可以排比出新老差距的所在。这不失是对如今演员们的帮助;也顺带给笔者辈以增长见识。相应也提高本论坛的境界和格调,实在是一椿大好事!细细想来,地球上许多事儿不如意,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有人说得在理。京剧界培养一个成功演员也不容易,新手的培养又不能多快好省搞速成班。据说80所高校京剧热热乎着。可候得他们出人材,闹不好又和苏州大学曾办过一期昆剧班,“出科的演员”一个不剩不知去了哪边?!笔者不是乐观主义者,时下有这样的《群英会》看看也许还幸运,我们戏迷们也只好将就一点!体谅一点!

本贴由鹧鸪天于2004年10月07日00:00:0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