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师丁永利先生解放前是梨园界瞩目的戏曲教育家,为传播杨(小楼)派和黄(月山)派武生艺术,培养戏曲人材,终其一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整个京剧界武生行六十多岁有名望的演员,凡当时在北京呆过的,几乎无一没向他请教过,哪怕是短短一段时间。正如我另一位老师李洪春先生在《京剧长谈》里提到杨小楼先生时指出的那样:"杨老板和其他有造诣的老先生一样,不爱收徒弟。一者是性格关系,再者也是忙。他把教杨派戏的任务交给了丁先生。"又指出:"杨派不一定是杨先生亲传。据我与杨老板30年的相处,真正是杨老板亲自一招一式教过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刘砚芳,一个是孙毓堃。其他人都是丁永利先生教的。"而且杨小楼先生故去后,孙毓堃也不得不重新向丁先生学戏。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都没有收进丁永利先生的名字,我想可能是人们对他了解太少的原因。我作为丁水利先生的学生,一个在他所有学生中与他相处时间最长的学生,将他的生平事迹介绍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把我所了解的拉拉杂杂地写出来,让崇拜杨派、黄派艺术的老观众和新一代戏曲爱好者及各界读者都知道:在今天京剧舞台上尚能较完整地保留杨派、黄派艺术精华,应该归功于戏曲教育家丁永利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丁永利老师的父亲叫丁连升,小名丁俊,又叫长命,有时也被写成"长明"。他是清末的内廷供奉。进宫演戏,规定有小名不准用大名。所以,我的师爷老丁先生就用他的小名"丁俊"了。这个小名除宫内演戏使用外,在科班里也为师兄弟称呼。
老丁先生原籍山东,所以在山东坐科。他和李连仲、路三宝、黄月山是师兄弟。他和这几位师兄弟,曾向"落江南"的"三七"(即孟七、张七、任七)学过艺。在北京,先是没有唱皮黄的,全是外省人来北京唱皮黄。老丁先生就是来京唱武生兼武花脸,后来就以教戏为主了。他教的科班很多,如杨隆寿办的小荣椿班和小天仙班,郭际湘主持的鸣盛和班,叶春善办的喜连成班,李际良办的三乐班和福寿班。而且他还在义顺和、宝盛和、玉成班等班子里担任过武行头(即精通武戏、专门在后台负责武戏一切事务的人)。老丁先生教戏也是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但有一样,他人极精细,所藏剧本很多,文武昆乱、梆子、二黄以至于连台本戏的本子,他都保留着,约有两千余出。
老丁先生教戏久负盛名,徒弟很多,而且都是梨园界鼎鼎大名的表演艺术家。如:瑞德宝、田雨农、杨小楼、余叔岩、李洪春、迟月亭、许德义、李鑫甫、沈华轩、周瑞安等,都是老丁先生的学生。 老丁先生有两子一女。次子丁永顺一直从事剧装管理业务(即"二衣箱"),长子就是我的恩师丁永利先生。丁永利老师不仅子承父业,而且发扬光大,后来成为戏曲教育界的权威。他从10岁起跟着父亲在家学戏,并从董志斌学丑行,学成之后在福寿班演出,应的活儿多是旗锣伞报等等。因为他渐渐长得身材高大,唱丑就不合适了,就改唱花脸。这时,他除在剧场演出外,仍随父家学。学的办法是在老丁先生教徒弟时,他站在旁边看着、听着、跟着学。后来,一度他搭了泰顺和梆子班,随后,他又在俞振庭的班里担任管事,并上台演出。有时,还在义顺和、宝顺和、小广寿、双庆等戏班里专应武戏演员,兼任后台武管事。丁老师年轻时就渐渐感觉到个人条件不适合在舞台上表演,于是他无心做演员,暗把心思全放在研究各流派特点、研究怎样教戏上了。在戏曲教育上,丁老师无疑是个天才,他具有作为教育家的一切经验和特点。首先,他有足够的舞台演出经验和阅历,加上他那非凡的记忆力、分析力、鉴别力与他那惟妙惟肖的模仿力。丁老师集这几种能力于一身。丁老师正是循己所长,选择戏曲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丁老师告诉我,他看老丁先生教戏,即他自己学戏时,他不只学一个角色,而是记住全剧的场次穿插、锣鼓、服装,各行角色的唱、念、做、打一一都学都记。同时,他看戏,对同一个剧目、同一个人物不同流派的表演特点和细微差别,一望即知,过目不忘。尔后,某个演员只要是遵循某流派表演的,他一看就能指出这是哪一派、是谁教的。这些本不是简单的事,而丁老师做起来,却能轻而易举。 使老丁先生真正发现儿子的才能的,是这样一件事:那时,年轻的尚和玉先生专应武打。他在一个"说公话"的日子向管事提出要求长钱。管事问他原因,尚先生答道:我开打连环尾时那一套大刀双刀出色。谁知管事全不把他放在眼里,认为就凭这一样不能提出长钱。尚先生一气之下,辞班回了宝坻老家。两年后,尚和玉返京贴出八本《晋阳宫》。丁老师听说了,知道是尚和玉先生苦练两年,回京必然要一鸣惊人。于是就去看这出戏。只看了一次,丁老师就记住了全部场次、人物位置、锣鼓及人物的全部表演。他回家一一告诉给父亲。老丁先生听了就对丁老师说:"你把箱子里《晋阳宫》的剧本拿出来看看。"丁老师拿出剧本,老丁先生趁势从头到尾给丁老师指点了一遍,这才看到儿子记得是那么清楚,真正认识了儿子的绝顶聪明和超人的记忆力。丁老师对我说:那次他看《晋阳宫》,记得一清二楚,就是尚和玉勾的脸谱太碎,记不太真。在尚和玉又一次演出时,他到后台看了看,也就把脸谱记清楚了。
老丁先生和黄月山是师兄弟,所以教黄派戏与武生戏同样拿手。丁老师就在看父亲教戏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杨派戏,而且掌握了《剑峰山》、《八蜡庙》、《铜网阵》、《独木关》等所有黄派戏,另外也很快掌握了全部尚派武生戏,如《晋阳宫》、《惜惺惺》、《四平山》、《对刀步战》、《战滁州》、《艳阳楼》等。了解京剧艺术并不难,但要真正掌握很多的剧目和各种程式的表演,以及各行当、流派可绝非易事。而丁老师学起来丝毫不费力,一点就透,不仅学得快、多,而且能准确地教杨派、黄派、尚派武生戏,这使老丁先生大为吃惊。
丁老师是位天才,但他的成功并不只是由于个人天赋。通过他给我讲他自己的经历,说明他成功的背后是勤奋、观察、分析、思考。才使得他在艺术研究方面胜人一筹。
在老丁先生教戏的过程中,他的徒弟沈华轩、周瑞安常由丁老师一起陪着打把子,师兄弟一起练。后来老丁先生故去,师兄弟们自知学的、记的都不如丁老师瓷实清楚。于是就不得不向丁老师接着学。因为,丁老师的才能不单已赶上父亲,而且教的比父亲还清楚,并且在玉成班、小吉祥班担任武戏管事了。这时丁永利老师仅仅20岁出头。丁老师不仅子承父业,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