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定于12月22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一代京剧大师袁世海永远闭上了眼睛,他所创造和塑造的曹操、李逵、廉颇、鲁智深、窦尔敦、张定边等也将永远定格在戏迷们的心中。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原来老人竟是带着那么多的遗憾离开人世的。
遗憾之一 飞往上海为弟子把场
“要是我早点把师父接到上海,他老人家也许就不会走得这么快了。”虽然距袁世海先生逝世已经3
天,可电话里黑永宽还是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黑永宽是北京戏校早期的优秀毕业生,也是袁世海的得意门生,虽然因故改行在上海经商,但始终没有离开舞台。原本他和师父商定12月12日老人来上海看杨赤的演出,10日晚上,袁先生还对家人幽默地说:“赶明儿到上海,永宽肯定张灯又结彩。”
“我给师父准备了大闸蟹、羊毛衫,没想到……”黑永宽一阵哽咽。“今年6月份北京戏校校庆,我演《龙凤呈祥》的张飞,师父都是奔九十岁的人了,演出前还亲自给我指点。演出当天,师父不便到后台来,可又不放心,就让袁菁大姐拿着他演张飞的照片找我,让我对着勾脸。这张照片现在就在我手里,我多么想再见师父一面啊!”黑永宽说,他将利用自己的条件,多培养业余“袁派”演员,在票房中普及“袁派”艺术,现在已经有10名“袁派”爱好者向黑永宽学戏,其中最小的还不到10岁。
遗憾之二 除夕“拜山”初一“招亲”
据京剧研究家和宝堂介绍,按照计划,明年春节戏曲晚会最大的亮点是袁世海与谭元寿联袂演出的《连环套·拜山》。就在袁先生去沈阳演出前,谭元寿还特意登门拜望,准备等老人回来后,再仔细研究研究此戏,不料老人竟突然逝去了。
而在明年大年初一中国京剧院举办的新春京剧演唱会上,原计划袁世海粉墨登场,演出郝派独家剧目《藕塘关》。为此,袁先生认真修改剧本,安排唱腔,并与著名旦角刁丽再次同台。
刁丽是受袁先生提携最多的青年人之一,当年袁先生在中国京剧院最后一次公演就是与刁丽合演的。早在刁丽刚进中国京剧院,就被时任副院长的袁先生寄予厚望,他曾提携刁丽演过《霸王别姬》《龙凤呈祥》等戏。后来,刁丽的生活几经波折,关键时刻袁先生都给了她非常大的帮助。为了增加刁丽在《藕塘关》中的分量、发挥她的艺术特长,袁先生亲自写了一段唱词,并请费玉明为刁丽创作了一段西皮二六,并手把手教她表演。
遗憾之三 明年主讲央视“知识库”
袁世海的女儿袁菁说,老人走得太突然,一点预兆也没有。这些天来,他和家人谈的全都是讲座、演出、活动的安排。明年央视戏曲频道要做一期“知识库”节目,将请袁老不计时间讲解架子花脸的知识和表演方法;他还要到天津,指导学生们进一步精排《野猪林》。“他一辈子想的都是艺术,现在也一样,如果他想留下什么遗愿,也一定是希望京剧能够振兴!”
袁世海逝世与太操劳有关
进入12月,“著名京剧艺术家袁世海、钱浩梁登上沈阳南湖剧场舞台,献上一台原汁原味的《红灯记》”的消息频见当地报端。许多人认定,袁世海先生现已86岁高龄,钱浩梁也已年近七旬,他们今天能齐聚沈阳舞台演出这一经典名剧,必将留下一段梨园佳话。所以12月7日的演出盛况空前。
袁世海是12月11日在京逝世的,离他在沈阳演出时间刚过三四天。有舆论说,袁的逝世与沈阳之行的操劳与折腾有很大关系。在沈阳南湖看过这场戏的观众反映,那天演的是“赴宴斗鸠山”,袁先生显得非常吃力,站在台上,双腿哆嗦。又因东北天冷,感冒了。回京途中,他在飞机上身体就十分不舒服。
袁派弟子:将“袁派”艺术发扬光大
昨天,袁先生的弟子、天津青年京剧团优秀花脸演员杨光向记者表示,将发扬光大“袁派”艺术。
杨光对记者说,我还记得他教我曹操戏《群英会》和《捉放曹》时,一个简单的出场就要讲上整整一天。因为这两出戏人物的年龄、心态、所处环境都不同,《捉放曹》中曹操落魄仓皇,所以出场需要显得焦急万分,而《群英会》中曹操已是威风凛凛,身段、台步差别很大。教戏过程中,如果我哪一点做得不到位,老师就会马上叫停,然后一遍遍地示范,直到满意为止。
教《龙凤呈祥》时,由于老师年事已高,做示范时便让我在旁边跟着,并告诉我“要是看我可能摔倒,你就扶我一把。”就是这样,他也坚持要自己给学生做示范,不允许出一点差错。排完戏后,我要出剧场吃饭,他又拦住我让我落了汗再走。因为如果着凉感冒,将会影响嗓音、影响演出。老师对我生活上的关心,真好像慈父一样细致。老师走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悲痛化为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时刻记住老师的话,排好戏、演好戏,把更好的艺术奉献给观众,让袁派艺术发扬光大,以此告慰老师的在天之灵。
戏迷:网上评论满溢追悼之情
得知袁世海逝世的消息,几天来不知有多少新老戏迷通过各种方式沉痛悼念这位人民艺术大师。在各种网站相关新闻的评论和戏曲论坛上,写满了人们对袁先生的悼念之情。“先生千古”、“怀念袁老”、“活曹操走好”的留言四处皆是,寄托着戏迷们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深切怀念。
在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戏迷论坛中,一位化名为“夜深沉999”的戏迷朋友深情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泪浸菊坛留深憾,一任洪钟寂梨园。
中兴未果折巨擘,桃李争悲怅百年。芳苑永忆雄魁影,星河灿灿昭云天。莫妒天堂群英聚,但飨艺魂沁人间!
昨天,《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社高级记者王启发带着一张袁先生的照片来到报社,并向记者讲述了照片背后的小故事。
“这张照片是今年2月11日拍摄的,那天我作为摄影记者采访人民大会堂团拜会,刚好和袁先生同桌。我为他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天恰巧是他86岁的生日但这张照片也就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直到前两天听说他突然去世,我才想起这张照片。我想这只能是一张‘迟到’的照片,就把他作为袁先生86岁生日的一个纪念吧。”(记者
吴焕 孙舸)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