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咚咚锵中华戏曲网,看到一篇转自《中国京剧》杂志的文章,《雅化对戏曲的危害》,这真是一篇奇谈怪论。我看了觉得很反感,就写此文说说我的看法。
《雅化对戏曲的危害》(以下简称“雅害”)一文的作者,说戏曲始终经历着“雅而衰”的苦恼,并且说这是一种规律。其实这都是该文作者自己制造出来的所谓“规律”。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的,有高潮也有低潮。但从来就没有“雅而衰”这回事。更不是象“雅害”一文的作者说的,由于文人的介入而造成“雅而衰”。
我国唐朝是戏曲的兴旺是期,并没有遇到什么“雅而衰”。到元朝,有诸多大的剧作家,如大家熟知的关汉卿、王实甫等,使元代的杂剧兴盛起来,留下了我国戏剧中许多宝贵的剧作。现在的京剧是在昆曲和梆子等剧种的融合下,发展起来的。200年来也有兴盛和衰落,但大多由于战乱和政治的原因。在近年京剧受到的摧残,就是文革了。许多老的艺术家和剧作家被迫害而死,是我国戏剧受到很大的摧残。但在这些历史中,哪里有什么“雅而衰”?
“雅而衰”论,把“衰”的罪过,加在文人的身上。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就像是当年“破四旧”相似,使祖国的文化大遭劫难。事实上文人对我国戏剧的发展是做出重大贡献的。就说近代的京剧,梅兰芳大师就有齐如山、许姬传的文人的帮助;程砚秋的许多著名的剧本,都出自翁偶虹先生之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我国的戏剧是雅俗共赏的。我们说文雅和通俗不是矛盾的,在我国的戏曲中是共存的。“雅而衰”一文说,文人要用“诗词歌赋对它进行改头换面”,其实,戏曲本来就 可以说是诗词歌赋的一种,但每个时代的诗词歌赋不同罢了。难道诗词歌赋就不是大众的?诗经不是古代的民歌吗?难道只有“一听就懂”的唱词和腔调才是大众所喜欢的吗?大众也是喜欢优美新颖的唱词和腔调的,北京的蹬三轮车的工人不是一边蹬车,一边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一马离了西凉界”吗?就拿通俗歌曲来说,也有优劣之分,刘欢和毛阿敏的歌为大家喜欢,就是他们的个歌词好,曲调也好。连我这70多岁的老头子,也觉得好。
现在戏曲不应该用古文,但诗词现代人不但看得懂,在戏曲中怎么就不可以用?何况 诗词的文字,有深有浅,甚至可以用口语。比如“春眠不觉晓”“窗前明月光”这样的好诗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宋词中,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用了山东的俚语吗?所以问题在于所用的诗词适合戏剧,而且合乎剧情。
曲高和寡,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说大众就不能懂。过去的京剧艺人,没有机会读书,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但他们为了艺术,很急于提高自己。他们从学戏和演戏中提高自己。有些老艺人,他们读书不多,但知识丰富。他们懂得许多诗词和历史。比如,四郎探母里,杨四郎出场念的“引子”,谭鑫培改为“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不是又有韵味,又贴切吗?如果把这引子也说“大实话”,就好?现代戏里的刘巧儿唱的“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在这出戏里也很贴切,戏中是在说话,用现代的口语,就恰当。如果杨四郎也这样说话,恰当吗?戏曲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是吗?
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教育水平高了,文化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在戏曲里,也应反映出来。但我以为现在并没有什么“雅化”,但问题是存在的。
相反,我以为现在的问题是,高水平的编剧太少了。现在的胡编乱作不少,有些人自己的文学水平不高,还搞什么修改老的剧本。有的新编剧,语句不通,文字难懂。像电视剧《契丹英后》唱的不错,可惜那剧本的唱词就水平低劣。现在排的新戏,总在“出新”,奇装异服,布景翻新,如果说这就是“雅化”,那真是要把京剧毁了!现在的戏曲音乐也追求“出新”,“新”得连京剧味儿都没有了。在曲艺中的曲调“出新”,简直都听不到“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味儿了。这样的“出新”,真可怕。

2003.4.2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